基于《人的境况》看阿伦特的现代性反思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动是人特有的一种开端启新的能力,它存在于复数的人之间,和言说一同撑起了人类的公共领域,人类通过行动在公共领域里彰显自我、追求卓越。在阿伦特看来,行动与劳动、工作等活动不同,它为人类世界带来自由和无限的可能、体现着人之为人的本质,是唯一属人的活动。但是行动也有偶然性、不可预测性、不可控制性的弱点,这使得行动天然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危险。受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拒斥行动的影响,追求确定性、统一性、稳定性的准则挟制了人类的所有活动,技艺人和功利主义原则、劳动动物和幸福原则先后占领了人类世界,行动和公共领域被彻底排斥在世界之外,最终生命原则战胜了一切,现代社会陷入了危机。阿伦特认为,取消行动和公共领域造成的世界异化和共同感丧失,是这一危机产生的根源,恢复人类的行动能力、重建公共领域是解决现代性危机的唯一途径。在《人的境况》一书中,阿伦特清晰的描绘了她的行动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现代性反思,她用全新的视角看待现代问题,并提出了全新的概念体系来解释她的政治哲学理论,因此,《人的境况》被看作是20世纪西方政治哲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当然,针对《人的境况》和阿伦特行动理论的批评声音也从来没有少过,阿伦特提出的劳动、工作、行动以及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社会领域三元概念,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和政治领域的限制,对解决现代问题的“乌托邦”式设想都遭到了许多质疑,但是这些都无损阿伦特思想和《人的境况》的重要价值。本文将以《人的境况》为文本依托,先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探讨阿伦特的行动理论体系,对阿伦特的行动概念和公共领域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行动和公共领域对人类世界存在的重要意义;然后用历史分析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挖掘阿伦特对现代性问题的历史溯源,并在此过程中结合行动理论总结现代社会问题的本质、发展阶段、表现形式、现代对传统的两种倒转以及现代性危机对人类存在的威胁;最后,参照阿伦特赋予行动和公共领域的内涵,简单概括阿伦特解决现代性危机的理论设想。
其他文献
学位
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关系问题是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古代经济思想曾作为伦理学之一部分而被思考,即使在古典经济学中,道德哲学也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背景,只是随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人类各文明相遇、碰撞的机会越来越频繁。人类各文明的关系应如何发展?各文明平等相待,和平相处,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但现实却并不令人乐观。面对
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里,资本主义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是由历史必然规律所保证的必然事件。然而随着1873-1896年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结束,以及延续到1914年的资本主义繁
区块链技术自问世以来,已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我国的发电权交易属于电力市场交易的一部分。近年来针对发电权交易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发电权交易中,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最基础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