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用钢蠕变行为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在役超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服役时间的不断增长,管式反应器的安全运行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反应器运行期间,由聚乙烯热分解引发的短时超温会使反应管受到机械损伤与热损伤。为准确评估聚乙烯管式反应器的寿命,保证其安全高效运行,对超温作用下反应器材料的蠕变性能和损伤情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超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所用材料30CrNiMo8钢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温度、时间和应力下的微观组织、硬度变化和断口形貌及蠕变损伤行为,建立适用该材料的蠕变寿命预测模型和损伤判定方法。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30CrNiMo8钢进行拉伸性能测试、材料成分分析、硬度测试,了解了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结果表明,30CrNiMo8钢的力学性能与AISI4340钢相似。其次,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的单轴蠕变试验,分析蠕变结果,探索材料的蠕变变形机制,并从微观角度分析材料的显微组织变化和蠕变断裂机制。结果表明,在550℃时,蠕变变形机制为位错攀移,在600℃时,此时的蠕变变形机制以位错滑移为主。而蠕变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再次,开展对θ映射法预测材料蠕变寿命的研究,建立预测蠕变寿命的修正θ映射法。接着从连续损伤角度建立了蠕变损伤模型,获得模型材料常数。结果表明,修正的θ映射法预测寿命精度更高,且建立的蠕变损伤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最后,根据聚乙烯热分解时反应管的服役条件,开展30CrNiMo8钢的短时超温实验,通过观察超温处理后材料的金相组织、硬度情况,得到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的损伤程度,探究超温对材料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温温度在Ac1温度以下时,材料组织会出现渗碳体的粗化,而超温温度在Ac1以上时,材料劣化的原因主要是材料的相变;且超温会减少材料蠕变寿命。
其他文献
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是轴承的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轴承温升和设备能耗等。圆锥滚子轴承是其中的重要的一类,它应用广泛,承受较大的载荷,多用于重型机械设备。目前重载下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量方法不完善,特别是测量时回转主轴的摩擦力矩和重载加载装置与外界的接触产生的摩擦力矩混入到测量值中,导致测量误差大,精度低。因此本文展开了重型条件下对滚动轴承的摩擦力矩测量的方法研究。本文基于平衡法摩擦力矩测量原理,采用成对
现代数学根据研究对象的连续和离散可以分为两大类,而组合数学是研究离散对象的一个重要分支。组合数学与群论、图论以及计算机等其他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计算
为了应对当前盐化工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严峻,营运成本居高不下,利润严重下滑,财务风险加剧等问题,化工企业只有采用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本文在进行国内外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化工企业在生产管理上的实际问题,以LH化工公司的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了解该公司的成本管理与核算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提出LH化工公司的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框架设计,从优化
新《食品安全法》第148条修订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者产生重要作用,该制度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发展空间大有可为,但发展与问题同在,该制度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本
磁共振成像在医学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但成像过程容易被噪声所污染,从而影响医生对磁共振图像的后续处理和分析。图像去噪是降低噪声对磁共振图像消极影响的最主要方式。
视觉在线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通过统计学、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方法,对任意视频序列中指定目标连续地进行位置预测,可应用于安防监控、自动驾驶以及无人机系统中。目标跟踪算法经历了基于粒子滤波采样框架、相关滤波判别模型、深度卷积特征表示和端对端离线训练跟踪框架四个发展阶段,现有算法在面向较复杂的视频进行跟踪时,仍然存在物体遮挡或消失引发目标丢失、同类别相似目标难以辨别导致长期误跟、背景噪
在强激光作用下,金属温度迅速升高并发生熔化、气化、形成等离子体等激光烧蚀现象,此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因此认识激光作用金属机理对激光毁伤及防护研究具有重
随着“互联网+”的口号兴起,互联网技术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并逐渐融合和促进医师培训产业的发展,同时段国家对医改制度持续推行,从2014开始进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试行,
近年来,鄂西地区页岩气勘探取得了巨大突破,是我国下古生界页岩气开发的重要战场,展开对鄂西地区页岩气成藏特征的研究,对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除采用岩石热解、TOC分析、页岩储层扫描电镜、黏土X衍射等常规手段研究了恩页1井下古生界牛蹄塘组和龙马溪组页岩的烃源岩与储层品质;还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学、显微测温、真空击碎流体包裹体成分及同位素分析、显微激光拉曼探针等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研究了恩
近年来,卫星通信发展迅猛,卫星通信在覆盖范围和可靠性上均强于传统的地面通信。作为卫星通信的载体,卫星终端也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之中,目前关于卫星终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