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间控制权转让效应的实证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iu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是企业理论、经济学以及公司财务理论中的最重要课题之一,也是目前理论界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对我国盘活存量资产、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国有企业顺利实施战略性改组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理论分析,我们认为还是应维护公司控制权市场主流理论的主流地位。为了验证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同时,为了改进对我国并购现象实证分析的不足,本文选择2000—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间转让控制权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强调控制权是“实际控制权”,转让方式为有偿协议转让。同时使用事件分析法中的三种模型总体检验和分年度检验样本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效应,并系统分析了证监会在2000—2002年中颁布的26号文、75号文、105号文的监管绩效。研究表明,我国并购市场正在回归理性,控制权转让能给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股东带来超常收益。三个年度中均存在信息提前泄露,但市场提前反应程度不一问题。所以,监管层在制定法规政策时既要强调并购信息披露的公开化,又要强调并购操作程序的规范化,两者不可偏废。本文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背景,首先分析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提出问题;接着从理论上阐述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演变;再提出我们支持主流理论的一些观点;最后分析说明本文研究的意义;既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一个研究视角;第二章先通过文献综述,指出这些研究的不足,找出本文研究的突破口;为保证本文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充分性和系统性,在比较分析建立在股价基础上的收益评估方法和建立在财务数据基础上的收益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前者为本文的研究工具并详细介绍;第三章着重讨论样本时间跨度选择的原因和样本选取的标准,进一步保证本文结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政策建议具有实践性,并根据研究需要采集了10个样本;第四章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是本文研究的核心,不仅多角度地进行总体检验与分年度检验的比较分析、长期时间段与短期时间段的比较分析、三种模型结果的比较分析、统计检验结果的分析,还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确保为第五章的政策建议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五章归纳得出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命题,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从国家、企业和个体等多个层面上看,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员工创新行为是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来源,提高员工创新行为在国家、企业
谈及网络游戏这个信息时代的宠儿,相信很多人都玩过,尤其是我们年轻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网络端游的兴起,导致主机游戏以及电视游戏的没落,而网络游戏也造就了IT行业的一段段神话和传奇。然而近年电子竞技类游戏、手游的兴起,主机电视游戏的复苏,对网络端游的冲击可谓致命性的,可以说现在的各大游戏供应商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游戏行业这块大蛋糕已经让更多的游戏供应商蠢蠢欲动。国内的网络端游市场的品牌战略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