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遥盲书,又被称为“瞎子说书”、“平遥弦子书”、“平遥鼓书”,是一种起源于山西平遥,又流行于汾阳、介休、孝义等地的民间说唱曲种。平遥弦子书是平遥盲艺人在评书的基础上,吸收口语化的地方民间曲调,经过艺术加工,创作出的一种用地方语言演唱的“弦子书”。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曲种,平遥盲书历经三百年的风雨沧桑,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绽放出了独特的光辉和魅力。在民间音乐整体衰退的态势下,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势在必行,深入研究、探索和保护平遥盲书刻不容缓。说唱艺术是说、唱、表三位一体的艺术。平遥盲书作为平遥当地少有的说唱曲种,是土生土长的草根文化。本文笔者将以说唱艺术的说、唱、表三大特点作为研究探索的突破点和立足点,在大量客观的田野调查和文献研读的基础上,对平遥盲书的“说”、“唱”、“表”的具体形态和行为表现进行层层剖析,将平遥盲书所体现的社会、经济、语言、民俗和信仰等文化现象进行深入解读。文章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平遥盲书形成的环境和背景;第二,对平遥盲书“说”的语言形态进行解析。一方面从声母、韵母、声调等语音方面介绍平遥盲书赖以形成的当地方言特点,另一方面以盲书的唱词为突破口,深入挖掘盲书的文学魅力;第三,对平遥盲书“唱”的形态进行解析。将从以板腔体为主、单曲体为辅的平遥盲书的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部分探讨平遥盲书之“唱”。第四,对平遥盲书“表”的形态进行解析。具体到了表演者、表演场合、表演状态等每一个与表演相关的因素,对平遥盲书的表演状况做一个全面的展示和介绍;第五,对“说”、“唱”、“表”三位一体的平遥盲书进行整体观照。研究角度从其艺术特点一直延伸到了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观念。对文化变迁中平遥盲书所呈现的变化和问题也进行了总结与思考,探讨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平遥盲书的传承与发展之路,最后结语概括全文。通过剖析当下平遥盲书的文化语境,探析各文化要素与音乐本体间的联系与影响,挖掘平遥盲书的文化资源和深层价值,对于平遥盲书的生存与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