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岩体损伤破坏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部开采是当前和未来采矿的必由之路。针对深部开采及其岩体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应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以及相关的数学手段,在深部岩体损伤评价方面进行了如下研究: (1)分析综述了现有的有关深部岩体的界定方法;对岩体损伤的概念及实质进行了分析,指出岩体的损伤包括岩体的构造损伤和岩石的材料损伤两大类;对岩体损伤与岩体质量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并以此划分深部岩体损伤评价的等级。 (2)系统地分析了深部岩体损伤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建立深部岩体损伤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并以此为手段提取并建立深部岩体损伤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3)针对深部岩体所处特殊地质力学背景,进行了深部岩体损伤破坏评价地质因素修正:提出岩石强度热弱化系数和岩石强度水弱化系数的概念,分别从含水率和温度的变化对岩石强度的地下水损伤和热损伤进行描述,并从实验拟合和岩石水理性质相似的角度给出弱化系数的确定方法;以莫尔一库仑强度准则为基础,引入破坏接近度的概念,对深部岩体损伤评价体系进行地应力影响修正。 (4)以RMR评价体系为基础建立深部岩体损伤评价模型。针对RMR法中前三个参评因素边界值为范围值而导致评价结果具有模糊性、主观性的缺点,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和节理间距进行细化连续修正,从而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对RMR评价体系进行地应力修正,从而使得RMR评价体系更适合于高地应力存在的深部岩体。 (5)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深部岩体损伤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由于深部岩体损伤评价的特殊性,构建了以深部岩体的地质特征为背景,以岩体结构特征为基础(岩体中的损伤主要指的是岩体中各种形态的结构面)兼顾岩石强度的深部岩体的8项评价指标,并配套编制了各指标分级量化表,实现了深部岩体损伤破坏评价指标数据的特殊性;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处理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深部岩体的损伤状态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尽可能贴切于实际。 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深部岩体损伤评价的两套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轮毂上螺母螺栓联接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联接方式,其螺母为锥面螺母,与支撑面配合方式为圆锥面过盈配合,这种配合方式具有定心好、接触强度大、装拆方便等特点。作为轮毂上重要
气相压裂强化增透瓦斯快速抽采技术的核心是利用二氧化碳致裂器(二氧化碳开采器)瞬间产生高压气体作用于煤层,重新开启煤层原始割理和裂隙系统。通过高压爆破改变煤体基质孔
汽车起重机的起重量是随着工作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由吊臂强度和整机稳定性两方面决定的。箱形伸缩臂作为汽车起重机的主要受力构件,其重量一般占整机的13~20%,而大型起重机占的比例则更大。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起重机整机的性能和经济成本。本文在吊臂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理论计算的基础上,用大型三维软件PRO/E对吊臂进行建模,采用PRO/E3.0与ANSYS11.0无缝嵌套技术,将ANSYS直接嵌套
本文研制了一种能够扩大浮选粒度上限的新型浮选柱,在保证有用矿物已实现单体解离的情况下,其既能浮选矿浆中的细颗粒矿物,也能回收一部分矿浆中大于0.075mm的粗颗粒矿物。  
随着海洋工程的迅猛发展,海洋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海洋工程装备中传统金属材料的摩擦副正逐步实现―以塑代钢‖。聚四氟乙烯(PTFE)
大锻件作为重大设备的关键部件,在国家的工业振兴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电力、造船、化工和冶金等行业的发展,大型锻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锻造过程中的大锻件尺寸进行
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迫于解决的问题,相变储热技术对于能源的合理配置意义重大。但是单纯的相变储热材料存在导热性能差、达到相变温度后液态化的缺点,实际应用可能性不大。因
烧结原料是决定烧结矿中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特征的内在因素,而烧结矿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是影响烧结矿质量的最根本因素。本文通过多元素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及显微镜微观测试手
随着铁路客运高速和货运重载的发展,有重联功能的机车越来越多,而且对重联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机车重联方式的研究。 为了检测国内重联机车的主力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