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自此绿色经济悄然兴起并逐渐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然而绿色信贷在当代社会经济特别是绿色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发展绿色信贷业务以及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成为推动经济转型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然而,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环境。首先,自2007年起我国陆续颁布多项绿色信贷相关政策,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与创新发展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发展战略,我国政府从制度层面上约束诱导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行为,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其次,绿色经济的持续增长衍生出的绿色投资需求以及环保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信贷融资作为我国环保领域内非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其庞大的市场需求将倒逼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再次,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绿色信贷产品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在此环境下,多数银行将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作为自身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信贷结构,积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经过数年时间探索,从最初的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到如今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得到迅速的发展,绿色信贷余额逐年上涨,绿色信贷产品体系也日渐丰富,各商业银行以企业客户现实需求为基点,设计和开发绿色信贷产品,并投入市场。但是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产品创新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是产品种类单一,绿色信贷产品投入领域有限且个人绿色消费领域空缺。二是产品的规模较小,绿色信贷余额占比贷款总额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三是绿色信贷产品的盈利能力不高。虽然理论上商业银行创新绿色信贷产品能够实现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但通过计量检验发现,目前绿色信贷产品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直接挫伤了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积极性。究其成因是宏观上我国绿色信贷政策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微观上商业银行绿色责任意识薄弱,产品开发技术以及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落后等因素。 纵观国际绿色信贷产品,其产品种类涵盖项目、建筑、企业、个人消费等多个领域。通过分析美国和英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的实践,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制度建设、产品创新模式以及管理方法上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为推动商业银行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我国应首先明确金融机构的环境法律责任,强化商业银行环保意识和约束投资行为。其次建全绿色信贷贴息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创新绿色信贷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快推进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产品开发以及产品实施提供相应的基础环境。再次在产品资金方面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拓宽产品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