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离子和基因型对粳稻镉吸收特性的影响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锌(Zn)作为必需微量元素,对水稻生长发育及耐受逆境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粳稻品系14ZS17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Zn2+和 Cd2+的交互作用对水稻幼苗Cd亚细胞分布特症和Cd转运率的影响。与此同时,选择不同的粳稻品种,对其Cd积累特性以及离体叶片的耐Cd能力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外源Cd2+可显著降低粳稻幼苗的生物量。较对照相比,2.70μmol·L-1 Cd2+处理使根系生物量下降了21.73%、地上部分生物量下降18.13%。Zn2+可缓解Cd2+对幼苗生物量的抑制效应,促进幼苗生长。向2.70μmol·L-1 Cd2+处理液中添加1.20mmol·L-1 Zn2+后,根系生物量提高了7.98%,地上部分生物量提高了5.03%,但添加1.4 mmol·L-1 Zn2+对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不显著。2.70μmol·L-1 Cd2+使根尖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以及根系平均直径分别下降了29.40%、29.47%、24.05%、16.10%以及18.78%。施加1.20 mmol·L-1及1.40 mmol·L-1 Zn2+可显著缓解Cd2+对根系各指标的抑制作用。  2、Zn2+可显著降低粳稻幼苗体内Cd2+含量及其亚细胞分布比例。施加1.20mmol·L-1的Zn2+使根系及地上部分Cd含量分别降低了86.41%和62.63%;而施加2.70μmol·L-1 Cd2+显著提高了幼苗根系中Zn2+含量,降低了幼苗地上部分对Zn2+的吸收积累。根系吸收的Cd2+主要分布在细胞液及细胞壁组分中,细胞器组分中的Cd2+含量最少;加入1.20 mmol·L-1的Zn2+可使幼苗根系细胞液组分Cd含量下降70.70%,并显著降低了根系及地上部分细胞壁中Cd2+的分配比率,提高了Cd2+在胞液组分中分配比率。  3、Zn2+在幼苗体内的分布规律为细胞壁>细胞液>细胞器。施加2.70μmol·L-1Cd2+可显著提高Zn2+在根系细胞壁及细胞液组分中的含量,对根系细胞器组分及地上部分各亚细胞组分中Zn2+含量影响不大。Cd2+对Zn2+的亚细胞分布比例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4、外源Zn2+在显著降低各亚细胞组分Cd2+含量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根系胞液Cd2+的转运率,施加1.20 mmol·L-1及1.40 mmol·L-1 Zn2+使Cd2+转运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3.14%及36.81%。Zn2+的转运率随外源Zn2+含量及Cd2+的施加而降低。  5、盆栽实验表明,Cd在植株体内的分布规律大致为根系>根节/倒1节/倒2节>倒1节间/倒2节间>倒1叶>倒2叶>穗轴>籽粒/颖壳。植株各器官Cd含量根系变异系数最小为21.19%,籽粒变异系数最大达到67.24%。糙米Cd含量与根系等器官中Cd含量呈弱正相关,与倒1叶及颖壳中Cd含量呈正相关,与穗轴中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根表铁锰膜含量差异显著,根表铁锰膜中Fe、Mn含量与膜内Cd含量呈正相关,与穗轴、颖壳及籽粒中Cd含量呈负相关。  6、粳稻离体叶片对Cd2+胁迫的敏感性在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外源Cd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叶片中Cd2+含量随外源Cd2+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幼苗根系和地上部分Cd含量高的品种(如14FS01),其离体叶片对Cd的耐性较强、失绿速度慢且叶片中Cd含量较高;幼苗根系和地上部分Cd含量低的品种(如14ZS08),其离体叶片对Cd胁迫敏感、失绿速度快且叶片中Cd含量相对较低。盆栽试验、水培试验及离体实验结果表明,品种14FS01及14ZS14为耐镉型高积累品种,品种14ZS08为镉敏感型低积累品种。
其他文献
饲料添加剂的大量使用导致畜禽粪便重金属含量普遍超标,畜禽粪便经蚯蚓处理后生成的蚓粪中重金属含量亦存在超标现象。蚓粪作为一种商业生物有机肥被广泛应用于经济作物栽培,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