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酶(EC 1.10.3.2)属于多铜氧化酶(MCO),在生物修复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本课题以高产漆酶菌株Cerrena sp.HYB07所产漆酶为研究对象,研究金属离子对漆酶活力的影响、制备固定化漆酶及其酶学性质并建立酶反应器。将固定化漆酶应用于废水处理,为漆酶在废水处理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除了 Ag+、Li+、Pb2+和Hg2+外,漆酶对许多金属离子都有抗性。这四种金属离子作用漆酶的抑制机理都是可逆的。Hg2+对漆酶抑制的IC50值最低,其次是Ag+、Li+和Pb2+。Ag+和Li+对漆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混合型抑制,而Pb2+是竞争型,Hg2+是非竞争型。在Hg2+对漆酶抑制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中,Hg2+的正向微观抑制常数κ+0为3.26×10-2 s-1,反向微观抑制常数k-0为1.36×10-3hs-1。另外,Hg2+降低了漆酶的pH耐受性和热稳定性。荧光发射光谱表明,漆酶蛋白上有一个Hg2+结合位点。2、选择活性炭颗粒(GAC)吸附法、大孔树脂(AB-8)-戊二醛吸附交联法、磁性Fe304-壳聚糖共交联法、海藻酸钙-Pac共吸附法和海藻酸钙-戊二醛吸附交联法固定化漆酶,固定化率分别为90.3%、92.7%、78.0%、44.3%和43.0%。对固定化漆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抗抑制剂能力都显著提高。在连续流动填充床酶反应器系统中,用以上制备的5种固定化漆酶对RBBR进行脱色,得出5种固定化漆酶的循环模式都优于其批次模式,且GAC吸附法固定化漆酶的脱色效率和操作稳定性都优于其它四种固定化漆酶。3、游离漆酶对印染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为:pH 6.0、25°C、加酶量0.5 U/mL、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其脱色率为58.63%,清除率为18.18%。GAC吸附法固定化漆酶对印染废水最佳处理条件为:pH 6.0、25-35°℃、加酶量0.5 U/mL、反应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其脱色率为91.43°/%,清除率为77.18%。在循环模式下,用GAC固定化漆酶处理印染废水3次后,固定化酶活力仍保留86.97%。在最佳脱色条件下,分别用游离漆酶和GAC固定化漆酶处理印染废水,COD降解率为13.49%和69.17%。4、进行植物毒性和细胞毒性实验,检测游离漆酶和GAC固定化漆酶处理印染废水前后的毒性。结果表明,漆酶能有效降低印染废水的毒性。以上研究表明,漆酶在处理废水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