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sk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酶(EC 1.10.3.2)属于多铜氧化酶(MCO),在生物修复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本课题以高产漆酶菌株Cerrena sp.HYB07所产漆酶为研究对象,研究金属离子对漆酶活力的影响、制备固定化漆酶及其酶学性质并建立酶反应器。将固定化漆酶应用于废水处理,为漆酶在废水处理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除了 Ag+、Li+、Pb2+和Hg2+外,漆酶对许多金属离子都有抗性。这四种金属离子作用漆酶的抑制机理都是可逆的。Hg2+对漆酶抑制的IC50值最低,其次是Ag+、Li+和Pb2+。Ag+和Li+对漆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混合型抑制,而Pb2+是竞争型,Hg2+是非竞争型。在Hg2+对漆酶抑制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中,Hg2+的正向微观抑制常数κ+0为3.26×10-2 s-1,反向微观抑制常数k-0为1.36×10-3hs-1。另外,Hg2+降低了漆酶的pH耐受性和热稳定性。荧光发射光谱表明,漆酶蛋白上有一个Hg2+结合位点。2、选择活性炭颗粒(GAC)吸附法、大孔树脂(AB-8)-戊二醛吸附交联法、磁性Fe304-壳聚糖共交联法、海藻酸钙-Pac共吸附法和海藻酸钙-戊二醛吸附交联法固定化漆酶,固定化率分别为90.3%、92.7%、78.0%、44.3%和43.0%。对固定化漆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抗抑制剂能力都显著提高。在连续流动填充床酶反应器系统中,用以上制备的5种固定化漆酶对RBBR进行脱色,得出5种固定化漆酶的循环模式都优于其批次模式,且GAC吸附法固定化漆酶的脱色效率和操作稳定性都优于其它四种固定化漆酶。3、游离漆酶对印染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为:pH 6.0、25°C、加酶量0.5 U/mL、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其脱色率为58.63%,清除率为18.18%。GAC吸附法固定化漆酶对印染废水最佳处理条件为:pH 6.0、25-35°℃、加酶量0.5 U/mL、反应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其脱色率为91.43°/%,清除率为77.18%。在循环模式下,用GAC固定化漆酶处理印染废水3次后,固定化酶活力仍保留86.97%。在最佳脱色条件下,分别用游离漆酶和GAC固定化漆酶处理印染废水,COD降解率为13.49%和69.17%。4、进行植物毒性和细胞毒性实验,检测游离漆酶和GAC固定化漆酶处理印染废水前后的毒性。结果表明,漆酶能有效降低印染废水的毒性。以上研究表明,漆酶在处理废水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以健康管理理念为指导,力图探索一种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模式。建议高校建立以心理普查与心理隐患
目的评价ACEF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完成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 061例
目的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多索茶碱300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连续用药5d
介绍一款以基波无功功率和基波功率N数为电容投切依据的ARC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该控制器以ARM为核心,使用FFT算法实现基波无功和谐波的计算,采用编码方式精确配置共补
目的:分析首发脑梗死后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病灶部位首发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及认知域损害的特点,观察病灶部位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探讨首发脑梗死后责任
滑动变阻器是电路中的重要元件,在电路中起着保护和调节作用。有关滑动变阻器连接的文章很多,但由于普遍缺乏定量的分析,所以很难让学生理解。本文通过定量研究U0—x图象的方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其赋矿围岩主要为流纹英安岩、碎斑熔岩和部分前寒武纪变质岩和中生代花岗斑岩。碎斑熔岩的边缘亚相中发育直径1020cm的球形电气石囊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中国群体(C)和刺参韩国群体(K)进行完全的双列杂交,得到4个交配组合C(♀)×C(♂)?K(♀)×K(♂)?K(♀)×C(♂)和C(♀)×K(♂)。各交配组合的子一代刺参在
"数十块长约1尺、宽约4寸的铜版上,用楷书勘刻着《金刚经》,经文十分清晰,铜版熠熠生辉。""展品中有一方灰色的正方型皇家玉玺,底部篆刻着‘凤麟州宝’四字。""有一只乳白色的玉杯
一、直面中学生阅读现状1.令人堪忧的现状:2008年9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止住连续下滑趋势,2007年~2008年图书阅读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