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区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c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7月20日,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全面建设新重庆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和战略决策。而发展和促进群众体育作为建设新重庆的主要内容,得到了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2008年12月召开的动员大会上,重庆市委、市政府表示将拿出大手笔,未来4年投入353亿元用于卫生、体育事业,“使百姓寿命更长、更健康、更有活力”。重庆市委、市政府还制定出2008年至2012年重庆群众体育建设的具体行动目标,即重庆市超过40%的居民将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国民体质健康测试的抽样合格率达到总人口的88%,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建设新重庆的开展,将让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到全民健身的队伍,通过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每个社区居民将掌握1-2项运动技能,从而更好的促进全民终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   而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社区体育自然是建设“新重庆”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增强社区居民的体质,提高社区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同时又可以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对社区居民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和集体主义凝聚力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同时,社区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城市社会体育发展主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文章立足于“新重庆”建设的背景下,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人口学特征、参与目的、职业分布、学历结构、收入情况、时间安排、锻炼场所、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对重庆主城社区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情况以及重庆主城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同时结合重庆主城区社区体育的实际情况,总结分析出影响重庆主城区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体育场地及基础设施的缺失、个人体育锻炼意识不强、投入体育活动经费较少、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多、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体育专业性指导、自然与环境的影响、组织管理不合理等方面,从而提出重庆主城区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1)建立良好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服务体系;2)加强社区体育场地及基础设施建设;3)筹措资金开发大众体育市场,促进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4)加强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意识;5)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相互结合:6)注重培养社区体育活动人才及体育指导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应用技术性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国家明确要求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在此发展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转型中是非常
2016年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来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2016年11月7日,《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通过,民办高等教育进入分类管理时代。修正案规定各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分类管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职前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其专业能力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于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相继开展了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
学位
目的:研究力竭运动及钝挫伤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及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七周龄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安静对照组(control,C)、力竭运动即刻组(Exhaus
在中国,虽然大学章程的地位和价值已达成共识,国家法律法规也在呼吁规范、合理的大学章程,大学也意识到了大学章程在高校管理的统领性地位,但是研究中国大学章程发现,很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