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为研究对象,以斜纹夜蛾、菜青虫和小菜蛾为供试昆虫,初步研究了几种增效因子对昆虫杆状病毒的增效作用及病毒与农药混用的增效机制。 研究增效因子对杆状病毒的结果如下: (1)在28±1℃的条件下,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NPV和化学农药乐斯本、除尽混合感染4龄期斜纹夜蛾幼虫,终浓度为10%常用量的化学农药病毒悬液,7d的毒力倍数为1194.09和661.40;LT50缩短2.319~2.916d。终浓度为5×106PIB/mL的SlNPV农药稀释液,5d的毒力倍数为2.75和2。 (2)在20±2℃的条件下,用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rGV和芹菜夜蛾核型颗粒体病毒AfNPV的混合病毒悬液感染3龄期菜青虫幼虫,混合病毒悬液的毒力倍数分别为AfNPV和PrGV单剂的600和400倍以上;不同浓度混合病毒悬液的LT50分别比AfNPV和PrGV单剂的LT50缩短1.10~2.06d和0.40~1.93d。 (3)在田间试验中用PrGV和AfNPV混合防治蔬菜地菜青虫和小菜蛾,结果表明:两种病毒对菜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5d最终防效在93%以上;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及二者的混合制剂对小菜蛾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5d最终防效在89%以上,均优于化学农药毒死蜱88%和84%的防效。 (4)在28±1℃的条件下,用SlNPV和PrGV单剂和两者的混合病毒悬液感染4龄期斜纹夜蛾幼虫。PrGV对斜纹夜蛾没有毒力。混合病毒悬液的毒力倍数为SlNPV单剂的24.46倍,死亡率与单剂感染时相当或略有提高,增效作用不明显。 (5)在28±1℃的条件下,用无色杆菌和PrGV单剂和两者的混合病毒悬液感染3龄期斜纹夜蛾幼虫,PrGV对无色杆菌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能提高最终死亡率。稀释40倍的无色杆菌对PrGV的增效作用增效作用不明显,稀释20倍的无色杆菌对PrGV的增效作用比较明显,但实际应用意义不大。 病毒与农药混用后增效的机制如下: (1)在28±1℃的条件下,以斜纹夜蛾为靶标昆虫,测定亚致死剂量的乐斯本、除尽与SlNPV混用后对幼虫SOD、CAT、POD、PPO、CarE、AchE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SOD,经乐斯本和病毒混合悬液处理后,12h、24h和36h时的酶活均高于清水、病毒和乐斯本处理组,差异显著;经除尽和病毒混合悬液处理后,12h以后的酶活均低于清水、病毒和除尽处理组。对于CAT,经乐斯本和病毒混合悬液处理后,12h、24h、36h时的酶活均高于清水、病毒和乐斯本处理组;经除尽和病毒的混合悬液处理后,除12h的酶活明显高于清水对照外,其他时间均低于清水对照。在正常和中毒的斜纹夜蛾体内均未测出POD的活力。PPO经农药和病毒的单剂及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