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一家大学附属医院急诊ICU内严重创伤患者死亡和自动出院的9年变化趋势和特征,以评价其救治水平,并分析患者自动出院对评价创伤救治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严重创伤的救治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03-2011年一家大学附属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ICU内死亡及自动出院的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病情特点、伤后的治疗情况等。根据患者转归情况分为院内病死、濒死出院、恶化出院和好转出院,院内病死和濒死出院纳入总病死组,总自动出院组包括恶化出院和好转出院的患者。根据急诊ICU发展的过程以3年为单位将9年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描述9年急诊ICU的创伤患者转归情况、死亡及自动出院患者的特征,进行总病死组与恶化出院组的特征比较,分析9年急诊ICU创伤患者的年度及3个阶段的转归变化情况,并分析3个阶段的总病死组、恶化出院组和总病死+恶化出院组患者的特征变化。结果:1)2003-2011年共有3343例严重创伤患者收住急诊ICU,最终有452例纳入分析,其中死亡231例(6.9%),包括院内死亡135例(4%)和濒死出院96例(2.9%);自动出院221例(6.6%),包括恶化出院175例(5.2%),好转出院46例(1.4%)。2)死亡与自动出院患者中,男性占75.7%,年龄平均为(49±16)岁。职业以农民(53.8%)和工人(19%)为主,致伤原因以道路交通伤(65%)和高空坠落伤(21.5%)为主,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中位数29(22,35)分,二代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II)中位数19(13,24)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 GCS)中位数5(3,9)分,ICU住院时间(intensive care unit length of stay, ICULOS)中位数为5(2,11)d。总病死组的前3位死亡原因分别为重型颅脑损伤135例(63.7%)、多脏器功能衰竭50例(23.6%)和失血性休克27例(12.7%)。恶化出院组的患者的年龄及GCS较总病死组高,APACHEII评分较低,并且有较低的机械通气率和输血率,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11年期间年度院内病死率、濒死出院率及总病死率均有下降的趋势(χ2=17.937, P-0.022; χ2=31.589, P<0.001; χ2=34.856, P<0.001),恶化出院率呈现上升趋势(χ2=15.305,P=0.053)。03-05年、06-08年和09-11年3个阶段分别收治伤员687例、1143例和1513例,其中总病死组、恶化出院组、总病死+恶化出院组的ISS在3个阶段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年龄、APACHEII升高,GCS下降。总病死率显着下降(11.1%至4.6%,χ2=31.174,P<0.001),恶化出院率持续上升(2.8%至6.4%,χ2=12.203,P=0.002),总病死+恶化出院率由13.8%下降至11%(χ2=4.09,P=0.129),总病死+自动出院也呈下降趋势(16.3%对12.2%,χ2=6.955,P=0.031)。结论:2003~2011年该家医院急诊ICU的严重创伤救治水平呈提高趋势。9年期间严重创伤患者的自动出院情况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恶化出院的比例逐步增加且伴有年龄增大现象;自动出院对创伤救治效果的评价有较大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