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50多年以来,中国已积累起了数额巨大的国有资产,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又是国有经济的主要载体.国有资产特别是经营性国有资产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意志的重要经济力量,是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根本保证.但是,从建国以来,中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始终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影响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完善.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总结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2003年3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确定国务院要设立专门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两次会议及其相关决策使,中国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文首先对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基本概念上作了简单的介绍,并通过分阶段的回顾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变迁,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历史的梳理和认识.接着对上海、珠海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作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几点启示.转而又谈了现阶段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出中国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