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氯硅烷特别是甲基氯硅烷,是有机硅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大部分有机硅聚合物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简称M2)制得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所构成。水解工序是有机硅生产过程中将甲基氯硅烷转变成硅氧烷的重要环节。二甲水解工艺主要分为过量水解一即恒沸酸水解法和缺水水解一即饱和酸水解法。本文介绍了有机硅领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从有机硅发展情况、产品性能及用途、国内外产品供需现状及需求预测、产品市场价格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之后依托新安化工集团有机硅厂水解装置的发展和现状,着重分析和比较了二甲恒沸酸水解工艺和饱和酸水解工艺的原理和特点,以及两种工艺在工程化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在工艺原理方面,本文通过对比总结出,采用过量水解法得到的水解物产品中环体所占比例较大,粘度较低,但大量的盐酸利用成本很高,装置生产过程中能耗也比较高,而采用缺水水解工艺可以得到气相得氯化氢,若能直接加以应用,则装置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但缺水水解容易造成二甲水解不完全,产品中线性体所占比例较大,产品粘度略高。在工程化应用领域,本文结合新安化工集团有机硅厂水解工艺的发展历程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比对了两种工艺对应装置的关键运行参数,主要包括反应温度、系统酸浓度、循环比、反应停留时间、操作压力、原料消耗、动力消耗和原料质量要求等关键操作参数,在现有二甲水解装置上进行试验运行,考察了上述关键运行参数在一定范围变化时,对最终水解产品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现有工业生产装置相对最为适宜的运行参数。论文依托试验数据,对将恒沸酸水解和饱和酸水解两种工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了两种工艺在应用过程中可借鉴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同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