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医务小组工作也逐步被应用于患者及其家属的介入服务中。去年笔者实习期间参与了两期小组活动,了解到医务小组工作在组织过程中受到很多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组织难度大、参与人数少、服务效果不凸显等问题。基于此笔者通过对上海市15名有医务小组工作经验的医务社工和实习生进行深入访谈,并结合自身的参与式观察,来探讨医务小组工作的干扰因素。文章以干扰理论为基础,根据系统论将医务小组工作按主体划分为医务小组工作者、服务对象和医院三个干扰子系统,并从这三个维度来分析各干扰子系统对医务小组工作系统的干扰作用,了解到医务小组工作系统的“紊乱”是多重干扰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三个干扰子系统不同层次性互动的状态显示出医务小组工作存在的三种干扰模式:低支持-无动力的高度干扰、低支持-低动力的中度干扰和高支持-高动力的低度干扰。对于高度干扰和中度干扰状态下的医务小组工作系统,笔者认为优化和完善医务社工政策,为医务小组工作的发展开辟土壤,是推进医务小组工作的关键。其次医务小组工作的长期发展是建立在通过成效产出获得各方认可和支持的基础上,因此解决现阶段流动性高、人才匮乏和小组工作者能力等问题是获得成效的突破口。基于此笔者分别从三个干扰子系统对整体系统产生的消极影响出发,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