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研究分析不同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患者干眼各项评价参数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差异及相关性,根据其特点预估不同证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的药物选择,为临床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中的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患者200例(302眼)。根据患者消渴病中医证型分为上消组、中消组及下消组。收集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临床症状、SIt、BUT、FL、TMH、睑板腺缺失程度等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与相关性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消组患者症状评分明显高于上消组和中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组与中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SI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组和中消组患者SIt明显高于下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组与中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BU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组患者BUT明显高于中消组和下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消组与下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FL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组患者FL评分明显低于中消组和下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消组与下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TM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组和中消组患者TMH明显高于下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组和中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三组患者睑板腺缺失情况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组患者睑板腺缺失情况评分明显低于中消组和下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消组与下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三组患者干眼严重程度总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组和中消组患者干眼严重程度总积分明显低于下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组与中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患者干眼各项临床评价参数与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有相关性,下消型患者干眼最严重,中消型次之,上消型最轻。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干眼症状评分、SIt、BUT、FL评分、TMH、睑板腺缺失情况评分、干眼严重程度总积分与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有相关性(r=0.151、-0.147、-0.260、0.191、-0.154、0.143、0.228,P<0.05)。结论:(1)干眼各项临床参数与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之间有相关性。不同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患者的干眼严重程度上消型<中消型<下消型。(2)上消组患者主要以泪液分泌减少为主,且临床症状及眼表损害较轻;中消组患者更容易出现睑板腺缺失,泪膜破裂时间缩短,临床症状较上消组加重;下消组患者SIt、BUT、TMH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FL、睑板腺缺失程度均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