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架球形连接系统节点仿真分析与现场测试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调轴线新型钢拱架在混凝土拱桥施工中已经得到使用,要实现此种支架可调性更强,适用性更广泛,线型更良好并具有合理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就必须设计好此种支架的关键节点,即在支架的上弦杆件中设置的可调长度和方向的球形连接系统节点,这个节点系统既要实现上述机械功能,又要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和变形性能,确保支架结构在具有较强可调性的同时,又是安全可靠的。而这种连接系统节点的力学特性和变形特性,相对于该支架结构的其它节点要复杂很多,尤其是这个节点中借助外预紧高强螺栓形成的球形节点刚度对这个节点的力学特性和变形特性起着决定作用,甚至对整个拱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新型拱架球形连接系统节点进行全面的研究,获得其受力性能和变形特性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研究:本文首先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实体单元建立连接系统节点的精细化模型,对节点进行局部分析,得到了基于几何非线性和状态非线性的连接系统节点面内和面外两个方向的非线性弯矩-转角特征曲线,并提出了针对该节点系统弯矩-转角曲线特性的确定方式,定义了曲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弹性阶段、非线性阶段和失效阶段,同时给出了关键临界点的确定方法,获得了节点面内和面外两个方向的初始转动刚度分别为:1961kN·m/rad、4533kN·m/rad,并依据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Eurocode3定量的判定本文所研究的节点属于半刚性节点的范畴。并将上述求解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求得新型拱架在四个不同连接部位处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为了探讨节点的半刚性性能,对影响节点半刚性性能的各敏感性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共计22组数据。具体研究了节点受荷大小,节点部件间的摩擦系数、调节螺杆直径、高强螺栓直径及高强螺栓性能等级等因素对节点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各因素对节点初始刚度的影响:(1)调节螺杆直径对节点初始刚度影响最大,而且随着直径的增加,初始转动刚度增加;(2)不同摩擦系数对节点初始刚度也有一定影响,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初始转动刚度也增大;(3)而节点受荷大小和高强螺栓直径、性能等级对节点初始刚度基本无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各因素对节点极限承载力均有一定影响:按照对节点极限承载力影响程度划分依次为摩擦系数、调节螺杆直径、高强螺栓直径、节点受荷大小和高强螺栓螺栓性能等级。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将拱架球形连接系统节点引入拱架整体结构体系中,采用Madis Civil有限元软件,利用梁单元建立新型拱架空间整体模型,并将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一致性表明:将拱架球形连接系统节点视为半刚性节点更为合理,相较于将拱架球形节点视为绞节点,其变形计算精度提高了21%,应力计算精度提高了10%。同时表明,本文采用的确定初始转动刚度的方法是正确的,所确定的各部位的初始转动刚度也是正确的。
其他文献
车辆落物导致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破坏的事故实例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箱梁破坏特征不同于一般的静动载作用,作用位置附近顶板和腹板均呈现明显的剪切破坏。滚石、落物等冲击作用为桥梁结构的偶然作用,一旦发生将对桥梁结构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危害,迫切需要在桥梁结构设计理论中系统考虑这类冲击作用荷载的影响。所以,开展冲击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箱梁斜截面破坏特征和破坏机理研究,对于进一步研究冲击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性评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物流量的快速增加,中国内河航运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内河航运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内河船舶事故多发。本论文根据内河航运安全发展需要,寻求提高航运各方面应急处置能力的路径和对策,提出科学、合理、实用的对策,保障内河船舶航行安全。首先,按照内河船舶发生事故类型、内河船舶类型、事故危险级别等方面对内河船舶事故进行分类,根据内河船舶常见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影响内河船舶事
索力动测法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索力测试方法,在满足六个假设条件的情况下使用传统弦理论公式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研究表明,拉索的垂度,弯曲刚度,边界条件等影响因素会对索力测试结果造成不可忽视的误差。考虑弯曲刚度、边界条件为简支时已经可以得到频率-索力解析表达式,近年来众多学者通过无量纲化,拟合等数值解法提出了多种在固支边界条件下考虑弯曲刚度索力计算的实用公式。这些方法大部分需提前知道弯曲刚度值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导致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资源过度使用,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加剧恶化。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导致现有的交通工具难以满足大众市民的出行需求,这促使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快速发展,运输工具也逐渐多元化。现代有轨电车作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之一,因其具有节能环保、乘坐舒适性、运量大、建设成本低等众多优点逐渐受到各大城市的青睐。我国重庆市南滨路拟采用有轨
悬索桥凭借其巨大的跨越能力,是跨越江河、峡谷的主要桥型。在地形和施工环境受限的情况下,在800米以上的跨径中,悬索桥通常是最佳的方案。但悬索桥在施工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受力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主要包括主梁吊装过程中的内力和线形控制问题以及锚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水化热和温度应力控制问题。本文围绕这两大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和总结,主要包括:(1)总结归纳了悬索桥的经典计算理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进程持续加快,无法避免的引起城市交通的日益繁忙与拥堵,各大城市均采用了以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方法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由于城市地表建筑物繁多,在修建城市轨道的过程中,大多数工程都采用浅埋暗挖施工。当隧道穿越既有立交桥时,暗挖施工必然会破坏围岩的初始平衡状态,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应力重分布,可能会使地面发生沉降或塌陷。而桩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立交桥的不均匀沉降和变
我国公路路面结构主要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主,随着交通的发展,交通量的增加,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缺陷也随之暴露出来。特别是低等级薄层沥青路面,由于基层刚度大,面层反射裂缝多,路面使用中破损严重。针对四川省南充市区域碎(砾)石丰富的特点,公路采用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将会提高路面的路用性能,降低工程造价。因此,进行级配碎砾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室内
桥梁墩塔依靠人工检测,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研制一款用于桥梁墩塔健康检测的爬壁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爬壁机器人搭载检测装置对桥梁墩塔壁面进行检测,需要具备吸附能力、负载能力和一定的越障能力;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吸附装置和移动设备上。文章在对比国内外文献后,研究并分析了机器人吸附和爬行原理。根据桥梁墩塔表面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吸附力随壁面倾角自动调节的爬壁机器人系
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是通过剪力连接件将混凝土顶板和钢梁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共同抵抗外部荷载,该结构类型结构形式简单,运输预制方便,施工快速,节约材料等优势,使得该类结构发展迅速。相比较传统的开口截面类型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近几年出现了无横向联系梁类型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和波纹钢腹板类型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该类型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目前的试验研究中很少,因此本文通过设计两片不同腹板类型的钢-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在最近几年当中,急速攀升,居世界首位。一方面,这与我国车辆保有量和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均居世界首位有关;另一方面,也同我国气候复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措施不到位有关。论文以黔恩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速公路的交通流特征,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进而探讨了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成因,特别针对超载超限车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