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的巨大改变,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城市融入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造成了流动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不便,另一方面为其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流动儿童难以健康成长,甚至会引起自闭、抑郁、焦躁等多种心理问题。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作为当今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从行为现状、危害后果、影响因素和方法措施四个方面综述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研究现状,并给出了本文研究的方法思路和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之后采用社会工作方法对H市Q社区的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展开了调查研究,统计了其在城市融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该社区中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Q社区存在的上述问题,社工机构通过多个服务项目参与流动儿童城市融入。本文介绍了服务具体目标的实现情况、服务对象的评价情况、项目对社区服务体系产生的影响、社会效益以及项目的特色亮点,同时指出了社工机构在参与流动儿童城市融入中存在专业性不够、机构结构不合理、活动单一缺乏创新、经费有限缺乏持续性等不足。为了解决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降低其给流动儿童带来的危害,基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成因分析,本文给出了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工机构参与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对策:从优势视角来挖掘流动儿童本身存在的优势,通过创造合适的渠道来体现其自身优势,帮助其更好地增强自信心,克服自身心理问题,提升融入能力;在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中,通过链接外部资源来创建有针对性地公益项目,帮助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更好地融入社区;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个层面构建完善的体系,为流动儿童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通过多种方式发动社会各界关注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助和政策支持,进而营造对流动儿童更为友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