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保证水体下顶水承压采煤的安全性,论文通过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运用层次分析法与GIS评价系统,根据纳林河矿首采区3-1煤层的地质采矿条件,对该矿水体下顶水采煤的顶板突水机理及稳定性予以分析探讨。论文通过资料阅读及理论分析,总结了水体下采煤顶板突水机理及影响水体下采煤顶板稳定性的主要因子。通过收集矿井的原始素材与采矿地质资料,确定影响所要研究矿区的顶板稳定性的因素。将根据数据确定的影响因素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把定性指标转换成定量指标。然后利用GIS评价系统对所研究煤层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必要的安全防突技术措施。根据矿井实际分析得到影响研究矿区首采区3-1煤层顶板稳定性的因素为水文地质条件、顶板结构特征、采控措施三方面,包含顶板水体富水性、含水层厚度、泥岩厚度比、顶板隔水层厚度、构造情况(断层、陷落柱)、煤层采厚7个因素。经过系统分析,研究矿区首采区3-1煤层顶板稳定性被划分为4个分区:不稳定区域、过渡区域、较稳定区域、相对稳定区域。不稳定区主要集中在采区东北部河道附近及局部断层、陷落柱附近,此不稳定区域较其他区域易发生顶板突水事故,因此要加强对这些不稳定区的顶板管理,增加防治突水的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