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VM的BPSK和QPSK的信号调制识别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adox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是信号分析处理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它是通信电子战中通信信号侦察、监测和最佳干扰样式合成等技术的基础,也是该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随着通信技术特别是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通信体制并存的局面,而且这些通信体制的调制方式和接入技术各不相同,给多体制间的通信互联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无线通信环境日益复杂,信号调制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往往是混杂在噪声(如高斯白噪声、冲击噪声等)中的弱目标信号,因此需要提高低信噪比条件下通信信号的调制识别性能。本文介绍了信号调制识别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地分析了基于决策理论的识别方法和基于特征提取的模式识别方法,阐明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调制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地研究了采用高阶累积量(HOC:High Order Cumulants)和支持向量机等理论对低信噪比环境下的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和正交相移键控(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信号调制分类问题。针对低信噪比环境下的信号调制识别精确度较低的问题,本文将SVM和天线阵列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SVM的BPSK和QPSK的信号调制识别方法。此方法通过对天线阵列接收信号进行等增益合并来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然后对合并后的信号进行归一化的四阶和六阶累积量的信号特征提取,综合利用这些特征信息构造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给出了接收信号的调制识别方案。此外,研究了观测数据长度、天线阵元个数对BPSK和QPSK两类信号正确识别概率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数字信号调制识别算法在SNR=-10dB情况下,五根天线的天线阵列和单根天线相比,提高了约40%识别概率。
其他文献
Ad Hoc网络作为一种无中心、临时性、多跳性的动态自治系统,因其具有快速展开、不依赖基础设施等特点,在军事领域、抢险救灾、临时会议等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Ad H
随着全球移动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频谱资源缺乏日渐严重,为了在有限的频谱资源内容纳更多的移动用户,可以采用智能天线技术来提高频谱利用率。自适应波束形成作为智能天线的
20世纪90年代,智能天线技术引入移动通信领域,用来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等。本文主要研究智能天线算法部分,包括波达方向(DOA)估计和波束形成。DOA估计是采用超分辨率技术使信
流星余迹通信具有保密性好、通信距离远等优点,但是其信道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提高高信噪比条件下通信的传输速率和低信噪比条件下传输的可靠性是流星突发通信的两个重要研
在日常生活中,声音包含了表示文本内容的语义信息,而且也会传递一些情感信息。对于同一句话,如果说话人说话方式不同,听者所获得的信息也会不同。语音的情感转换,就是在语义
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依赖于通信网络,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网络带宽和容量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同时也对网络的生存性提出更加严格要求。越来越多的实时性业务对故障要求
目前绝大多数的无线通信服务使用静态频谱分配方案,这导致了无线频谱资源的严重匮乏。认知无线电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智能技术,通过使认知用户接入空间上、时间上暂时空闲的频带
随着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需要根据地理跨度、技术要求、管理范围、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条件将整个网络划分成多个路由域。不同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网络、每个运营商内部不同的网
数据业务传输需求的不断发展,导致如今的网络已臃肿不堪,业务需求一旦发生变动,就需要重新修改配置相应的网络设备,这样的操作相当的繁琐。在这样的状况下近几年学者们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