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需求变得越来越高,对于旅游的需求,更多的人开始寻求原始的、更亲近大自然的活动方式。观鸟旅游因其可以融入大自然,能近距离观赏野生动物的特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观鸟旅游及其相关游乐互动已逐渐成为大众休闲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对大自然破坏小,对自然资源索取少,而且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及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等多方面的成果。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南部的北大港湿地,是天津市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为34887.13公顷。每年的春秋两季,很多珍稀鸟类都会途经北大港湿地停歇、栖息、觅食,补充迁飞能量。每年到了迁徙季节,会吸引大批观鸟爱好者到北大港湿地观鸟。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存在诸多不顺畅,人力、资金匮乏等问题,网捕、毒杀野生鸟类等非法偷猎现象屡禁不绝,游客及周边居民对鸟类保护的意识淡薄,观鸟旅游的开发也并不顺畅。近几年国家和天津市陆续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物的政策,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力度,对湿地及野生动物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湿地,了解鸟类等野生动物,善待湿地、善待野生动物,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否在保护的基础上倡导一种自养型经济战略,以使在不干扰保护区和不影响保护区质量的前提下,从事适度的经济活动,使自身能够自我维持甚至获利。观鸟生态旅游则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因为它是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鸟类及其维护者福利有责任的一种旅游,生态旅游本身就是自然保护和获取利益的融合体,通过观鸟旅游的生态旅游开发,可以实现旅游和保护的协调共生,旅游刺激保护,保护也刺激旅游。本文以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观鸟旅游为研究对象,基于游客感知理论,构建了北大港湿地观鸟旅游PLS路径模型,对如何进行鸟类的保护及生态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本文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设计五个维度感知,即基础感知、环保感知、科普感知、价值认知、行为触动。主旨是通过PLS模型验证五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及对行为触动的影响因素。在研究过程中,第一步以五个维度作为潜变量,通过深度访谈、实地勘察,选取28个与潜变量相对应的观测指标作为观察变量。第二步以观察变量为指标,利用网络平台在北大港湿地景区、周边单位、学校、观鸟协会等地进行市场调研,第三步对调研数据进行人口学特征及行为特征分析,并通过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第四步根据调研数据构建PLS路径模型,利用SMARTPLS软件进行路径运算,通过PLS模型的路径分析出基础感知、环保感知、科普感知、价值认知等感知与行为触动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28项观察变量对各自的潜变量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进而能否促进游客的行为触动即参与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动,分享观鸟感受。由此分析总结出限制北大港湿地观鸟旅游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北大港湿地观鸟旅游的保护及开发建议。全文有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选题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北大港湿地鸟类资源概况及观鸟旅游现状第三部分:北大港湿地观鸟游客感知PLS路径模型构建第四部分:北大港湿地观鸟游客感知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第五部分:北大港湿地观鸟游客感知PLS路径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第六部分:北大港湿地观鸟保护及旅游开发产品设计第七部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