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u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考察了细胞因子、培养体系参数条件等对造血细胞扩增的作用、以确立最佳的扩增培养方案,实验结果如下: (1) 脐血4℃冰箱中保存的过程中MNC的的浓度和活力缓慢下降;集落生成能力变化幅度较大,从第2天开始,集落产率呈快速下降趋势;第5天时,集落产率下降到不到原来时的1/10,第6天的时MNC就失去了集落生成能力。细胞悬液保存MNC,细胞活力和集落产生能力下降更快,第4天时就丧失了集落生成能力,第5天时细胞活力为0。在4℃冰箱保存的过程中应以脐血全血的形式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3天为宜。 (2) 最佳细胞因子组合:SCF+IL-6+FL+TPO,最佳浓度分别为:50ng/ml、20ng/ml、80ng/ml、40ng/ml;细胞因子中FL对CFU-C扩增的影响最大。在1~3周内,MNC呈持续性扩增,但CFU-C在1~2周内不断得到扩增,2~3周时出现一定程度的衰减,随着体外扩增培养时间的增长,MNC的数量不断提高,但大部分实验组集落出现下降的趋势,故收获细胞应不超过3周为宜。 (3) 单细胞因子FL加入的时候,其MNC和CFU-C的扩增倍数较小,且细胞利用FL的效率较低;细胞因子联合使用时,MNC和CFU-C的扩增大幅度得到提高,同时细胞利用FL的速度也加快,FL的消耗同CFU-C的扩增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说明细胞因子FL和集落的产生密切相关,还可以发现:细胞因子组合有助于促进细胞利用单因子的趋势,从而更有利于造血细胞的扩增。 (4) 正交优化培养体系中的最佳参数为:pH 7.2、混合血浆浓度20%、接种密度4×10~5/ml、每3天半量换液;在这4种因素中pH值和混合血浆浓度对造血细胞扩增的影响最大,接种密度对其影响最小。
其他文献
<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端由
2007年回顾作为印刷设备供应商,兆迪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在2007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销售业绩,市场占有率再创新高。究其原因有如下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