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番茄叶霉病高效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keycn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叶霉病是番茄生产中最主要的叶部病害之一,由Cladosporium fulvum(Cooke)侵染引起,可在番茄整个生长期发病,导致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目前,我国防治番茄叶霉病的登记药剂主要有甲基硫菌灵、克菌丹等药剂,但叶霉病菌对其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国内外鲜有对番茄叶霉病防治药剂筛选的报道;农民在用药上存在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因此亟待筛选出防治番茄叶霉病的高效药剂。本文通过室内毒力试验筛选出对Cladosporium fulvum不同发育阶段具有较高活性的杀菌剂,评价了其中三唑类药剂对番茄的安全性和田间防治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13种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各药剂对C.fulvum菌丝生长均有较高的抑制活性。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咯菌腈、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四霉素、甲基硫菌灵、啶菌恶唑、氟硅唑、氟啶胺、氟吡菌酰胺、腈菌唑、吡唑萘菌胺和四氟醚唑,EC50值分别为0.20、0.50、0.55、0.80、0.82、1.79、2.17、2.42、3.41、4.27、6.92、12.68和15.08 mg/L。四霉素、吡唑萘菌胺和氟吡菌酰胺3种药剂对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均有较高的抑制活性,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013、0.66和3.05 mg/L,抑制芽管伸长的EC50值为0.013、0.085和1.92 mg/L。其它试验药剂对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活性相对较低,且其抑制芽管伸长的毒力均高于抑制孢子萌发的毒力。2、温室盆栽条件下进行了三唑类药剂中毒力较高的戊唑醇和己唑醇50、100和200mg/L,苯醚甲环唑和腈菌唑100、200和400 mg/L喷雾处理对番茄植株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和戊唑醇200 mg/L喷雾处理,影响植株的生长,但对植株叶色和植株形态无影响,对番茄存在安全风险。其它药剂及剂量对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叶色以及植株形态等无显著影响,对番茄安全。3、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均可显著降低番茄叶霉病的发病率。其中,四霉素90 mg/L、己唑醇和戊唑醇100、150 mg/L、腈菌唑和苯醚甲环唑300 mg/L对叶霉病的田间防效相对较高,保护效果均达80.16%以上;治疗效果均达71.68%以上。各药剂均可有效控制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且发病前施药效果优于发病后施药。啶菌噁唑150mg/L、氟啶胺300 mg/L和咯菌腈90 mg/L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相对较低。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这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呢?  一、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以往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教师的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学生作为课堂的附属只
期刊
指导思想与依据:2017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  教学情况分析:本节课学生的任务是在画稿上设计制作光点。添加光点,可以给作品注入活力,增强艺术感染力。本节课将电子技术与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融入STEAM教育理念,契合《纲要》跨学科学习的指导精神。  授课对象为初中生,他
期刊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现在建筑工程的结构层较多,导致建筑地基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大,建筑工程的质量显得十分重要。为了适应现在化城市的发展,要求建筑工程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并且施工较简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此满足现在化建筑的要求。因此,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
笔者在德育科研中,发现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这一心理障碍,虽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后果极其严重,它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的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得过且过。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转化。因此,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我将从逆反心理的表现、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谈谈我的一管之见,希望能找出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中学
期刊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实验  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应当引起广大生物教师的高度重视。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部分生物教师依然以准备生物实验麻烦、学校仪器缺乏、学生动手能力差等种种理由为借口,在进行教学时还是照本宣科,以“学生阅读-教师指出重点-学生记忆”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
期刊
本研究以烟草叶片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首次将pac1基因转入吉林省主栽烟草品种吉烟9号、龙江911-21和云烟87,以期获得抗多种病毒病转基因烟草品系。经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初步获得吉烟9号转化植株43株,龙江911-21转化植株61株,云烟87转化植株43株。利用CTAB法提取转化植株的总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检测。转化烟草吉烟9号的PCR阳性率为21/43,龙江911-21的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