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襦记》舞台流变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绣襦记》自明中叶上演于昆曲舞台至今,产生了很多变化。本文即通过历代相关文本和曲谱共33种文献的辑录和对比研究,揭示其流变状况。明代《绣襦记》的演出,文人清唱与舞台演出并重,文人选本用于清唱,不录宾白,删去曲牌中的引曲、俗曲,更改部分曲文使句子通顺和合律。民间选本是舞台的记录,宾白科介俱全,并有了适当的增加。这一时期《绣襦记》的舞台化初步发展,但程度有限。进入清代,昆曲演出以折子戏为主,行当蔚兴,《绣襦记》演出呈现出新样貌,特点为重表演、说白多、通俗化。由于抄本繁多且大多出自民间,导致曲文错误大大增加。为扩充折子戏容量,及行当正场戏的需要,删去较次要、表意重复的曲牌,对配角所唱曲牌进行删减合并,对曲牌过多的出目进行删减;又在保持曲文不动的基础上大增说白,对情节进行扩充与细化,丰富了剧情的同时也利用说白来刻画人物性格;语言也更加通俗化。整体来看,《绣襦记》的演出呈现出由全本戏转为折子戏、曲牌由繁趋简、宾白由简增繁,舞台化程度逐渐加深的过程。
其他文献
地名传说常常借以当地历史事件和人物传奇来解释地名的由来及其形成的原因,所以地名传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信仰习俗、象征意义等文化内涵。阿鲁科尔沁地名传说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集中反映了阿鲁科尔沁人的历史迁徙及日常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内涵。论文由三章内容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原因、选题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概况、研究方法等。第一章,着重介绍了阿鲁科尔沁地名传说形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要素,重点展
互联网时代,市场上每一个垂直领域的互联网产品形式多样,想让用户能够选择并持续不断地使用自己开发的新产品,各大开发商在产品设计方面都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本文从用户需求
我国大部分煤岩气藏具有低压、低含气饱和度、低渗、高吸附性等“三低一高”的特点。目前国外指导煤层气成功开发的经典理论与技术实践,无法移植并应用于我国致密型煤岩气藏
近年来,对纳米团簇中结构-性质关系和团簇生长规律研究是团簇领域中最关键基础的科学问题之一。鉴于其在催化、传感、荧光标记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内的巨大应用潜力,因此对配体
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类纳米有机多孔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均匀分布的孔道、功能性可调控等特点,在气体吸附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本课题制备
目的1.研究化痰散结方对人胃癌细胞MKN45和BCG823裸鼠胃原位移植瘤抑瘤效应的影响。2.探讨化痰散结方相关机制可能是通过miR-506-3p靶向于ERK-2/ETS-1/MMP9相关信号通路及对EMT影响而发挥作用,产生抗胃癌肿瘤作用。方法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细胞系(BCG823、SGC7901、MKN45及MGC803)has-miR-506-3p表达水平,筛选出表达量相对较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外交流日益增多,中国长久以来就一直与非洲保持着友好稳定的关系,尤其近几年,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技术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开设了援外培训班,旨在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与非洲人民共享中国的发展经验。在这种形势下,培训口译员也应运而生。培训口译属于交替传译的一种,其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现场互动的特
近年来,黑碳气溶胶因其独特的气候效应和环境效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的总气候强迫达到+1.1W/m2,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由于沉降在冰雪表面的黑碳气溶胶能够
以德国翻译家赖斯、弗米尔为代表的功能翻译学派提出了“对等”的翻译原则,作为传统翻译理论中“等值”原则的补充,为翻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提供了更多可行的翻译方法。近年来,德国的难民政策及难民融入为国际社会提供了解决方案,极具参考价值,也引起了中国学者和普通读者的关注。本翻译实践报告围绕这一背景下对德国《庇护法》进行编译的翻译任务,分析在法律文本编译中运用目的论的可行性,并讨论此次翻译任务与传统意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从酵母到哺乳动物都高度保守的、降解胞内物质的过程。昆虫在幼虫-蛹变态期间发生着新老组织的更替,而自噬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蚕作为完全变态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