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运用配位聚合物和超分子的构筑策略,选用2-氰基吡啶衍生物为新型有机配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与金属离子组装制备出结构新颖的金属超分子配合物。重点研究了这类配体的结构、合成条件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在晶体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部分配合物的性能与结构的关系。本论文的主要合成了L1,L2,L3和L4这四种构筑配体(如下图所示),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地合成了9个新型超分子配合物。L1配体Cd(NO3)2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得到具有双核结构的配合物[C48H32Cd2N8O18]和具有{33,44,56,62)拓扑结构配位聚合物[C17H13CdN3O5]。L3配体与Pb(Ac)2在不同模板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水热法得到四种具有不同的空间构造和拓扑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30H28N4O10Pb2],[C30H24N4O8Pb2],[C15H12N2O4Pb]和[C15H16N10O1.50Pb],并且在水热条件下与稀土元素Pr合成了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C30H28N4O10Pr]。对它们的荧光性能、热稳定性和拓扑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
L4为多羧酸配体,通过水热法与金属Pb和cu合成了两种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7H5ClNO4.50Pb]和[C14 H12Cu2N2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