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探索与文化反思——论毛姆的中国书写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gan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一生都在不懈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人性的价值,企图寻找到一条摆脱人生枷锁、获得精神自由之路,他的探寻足迹遍及世界各地,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与文化带给他极大的触动,使他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异国的素材在丰润他的作品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   本文从毛姆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入手,探究毛姆精神探索的轨迹及其中国情结形成的原因,阐述毛姆笔下的中国对毛姆的吸引,关注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在他者视角中的书写,解析中国对毛姆的精神探索与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并对毛姆研究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以供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论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章,从文学界对毛姆的评价及毛姆生活经历的角度,分析毛姆对人生人性关注的原因,揭示其文学创作的主题,表明本文研究的基点。   第二章,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社会的思想现状为背景,分析毛姆的精神探索及其文学创作的历程,揭示毛姆对西方传统文化下的人性的质疑,积极寻求人生意义、人性价值的探寻过程。   第三章,系统分析《人性的枷锁》《在中国屏风上》《面纱》三部小说,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毛姆作品中对中国的书写,揭示在毛姆的精神探寻过程中,中国给予他的启示和影响,反映出毛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及其对西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其他文献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它以其独有的科技魅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影响到了审美教育这门传统的学科。本文试图探讨的就是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具影响的军事理论专著之一,历代对其进行注解的学者不计其数,《孙子十家注》收录了北宋中期之前十一位学者的注解,成为《孙子兵法》最为
杭州西湖历史悠远,风光旖旎,古迹众多,吸引了无数文人到此赏玩并吟诗咏叹。古典西湖诗兴起时间较早,大约在南齐就可见专门描写西湖的诗作,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唐宋时期迎来了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