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测定虾肌肉中腺苷酸方法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细管电泳(CE)是当今最有效的分离技术之一,自八十年代初得到了迅猛发展。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已经用于核苷酸分析,综述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核苷酸的影响因素和应用实例,讨论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核苷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定腺苷酸的方法。分析使用TH-2型高效毛细管电泳仪、48cm(有效长度37.5cm)×75μm I.D.毛细管,254nm在柱紫外检测。首先在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电泳缓冲液的pH和电压方面进行了优化,最佳分离条件是:50mmol/L磷酸氢二钠(Na2HPO4)+20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1mmol/L乙二铵四乙酸二钠(EDTANa2)的电泳缓冲液(pH8.0),-15KV的电压。三种腺苷酸在10min内得到高效分离,分离度大于3。此方法用于虾肌肉中的腺苷酸测定,结果证明MECC为组织中的腺苷酸分析提供了一个简单、快速、灵敏、可靠的方法。 把上述MECC测定腺苷酸的方法应用于日本沼虾蜕壳周期肌肉中能量变化的研究。ATP浓度、TAN、AEC和ATP/ADP变化呈S-型,正蜕壳时最低,蜕壳后24小时时最高(P<0.05)。在其它时期AEC变化幅度很小(0.86-0.89)。ATP/ADP在晚蜕壳前期相对较高,这可能与此时腺苷酸激酶的平衡常数极高有关(P<0.01)。腺苷激酶的平衡常数在晚蜕壳前期最高,在蜕壳后24小时达到最低值,此后又有所升高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这些结果说明在蜕壳周期中能量代谢发生了变化。
其他文献
大部分动基座上的观瞄系统都是多光轴系统。多光轴系统都含有一个主光轴,该光轴的产生设备直接安装在动基座的基准平面上,其它光轴则间接固定在基座上,多光轴动态同步检测也
多杀菌素又称为多杀霉素是从刺糖多孢菌的发酵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抗生素。此种抗生素具有生物农药的诸多优点:对害虫起效快、光照分解快、对非靶标动物安全
本文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洄游亲蟹和抱卵蟹在长江口的时空分布及胚胎发育进行了调查,对影响中华绒螯蟹繁殖场分布的主要因子进行了比较,初步评估中华绒螯蟹繁殖场的大致范围,对2012年和2013年中华绒螯蟹蟹苗的捕捞量以及资源变动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蟹苗汛期的优势种和蟹苗纯度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评估与保护、资源预测以及人工增殖放流和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