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的位形控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gtest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机器人是当前机器人领域的热点问题。论文针对空间自由漂浮机器人做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首先是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的模型建立以及模型分析,然后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其中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又解决了两类问题,分别是末端执行器的点位控制问题以及连续轨迹跟踪问题。第一,本文建立了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与运动学模型。因为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不受外力的作用,因此在整个系统工作的过程中其质心位置不发生变化,同时它还满足线动量守恒与角动量守恒。据此取质心作为整个系统的惯性参考坐标系原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的推导。对末端执行器的运动学模型进行求导就可以得到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的广义雅可比矩阵,它描述了末端执行器速度与关节相对转动角速度关系。基于广义雅可比矩阵与运动学模型,便可以对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的奇异性以及工作空间进行分析。最后,将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的模型与地面机器人的模型进行比较,进而得出在不发生动力学奇异的情况下,任何地面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均可应用到空间自由漂浮机器人中。第二,本文对自由漂浮机器人的点位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的设计思路就是先将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模型在平衡点处进行一次近似线性化,得到线性化的系统状态方程。针对此状态方程进行参数化设计,根据任务要求,得到满足条件的性能指标。再由性能指标对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进而得到最终的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参数法方法不仅能使末端执行器快速达到期望位置,同时具有鲁棒性。本文利用参数化方法,还解决了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在平衡状态时的干扰抑制问题,仿真分析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对空间机器人关节处施加的脉冲干扰能够进行有效的抑制。第三,本文讨论了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的连续轨迹跟踪问题。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种方法是Backstepping控制器设计。它首先将空间机器人模型分解为不超过系统阶数的递推子系统,通过反向递推设计为每一个子系统确定Lyapunov函数以及虚拟控制器,进而得到最终的控制律;第二种方法是反馈线性化控制器设计。它首先将空间机器人的模型中非线性的部分消去,推导得到完全线性化的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优二次型方法,得到最终的控制律。针对这两种控制律,分别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控制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的使末端执行器跟踪期望的连续轨迹,而且即使在关节存在小干扰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满足控制要求。
其他文献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矢量控制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中,使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工业场合。在某些场合中,永磁同步电动机甚至出现了取代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现象。在永磁同步电机不断得到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不可逆退磁问题、成本问题、控制问题等。本文通过矢量控制的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进行调节,并针对电机运行中存在的死区效应问题给出了补偿方法。本文
图像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有着直观性、易理解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理论,新方法,新算法,新手段和新技术,而且在科学
近年来,主从式微创手术机器人成为微创手术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令医生的操作更加精确和方便,同时,也对机器人控制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通讯性能和人机交互性能的要求越
水下航行器在海洋作战和海洋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航行器的航路规划是实现水下航行器的自主航行及作战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水下航行器航路规划对提高其智能化水平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逐步的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逐渐提高,然而经济增长的同时,汽车尾气的排放逐渐增加,使我们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净化环境,使汽车尾气实现零排放,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改进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电动汽车的控制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是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进行了研究。随着电力电子器件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已经成为
本文以我校学科群实验中心的自动化物流系统为研究平台,针对该物流系统的任务规划提出了一种新的Petri网分解方法,对所建的物流系统的Petri网模型∑进行分解,分析判断出此物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医学影像中的一种重要成像技术,由于其高质量的图像显示效果,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病变的诊断,其中较为主要的一个应用就是检测脑部病变组
移动IPv6作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基本协议规范,给未来的全IP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全球移动性解决方案。而就移动切换这一关键问题而言,现有的基于MIPv6扩展的方案主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先进的利用电磁波进行感知的对地观测工具。对比于光学、红外等成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在具有高分辨率及大面积数据获取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观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目前移动机器人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