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强调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学案教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坚持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学习的热情才能调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第一部分讲述了学案教学提出的背景和运用学案教学的意义。第一部分还对学案教学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学案的设计、学案教学的实施程序、化学课堂上的应用三方面作了综述。学案基本上由教师经过精心准备后设计的,基本上要符合启发性、探索性、创新性、可测性等原则。教学的实施程序研究一般是:学生依案自学后相互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然后由学生总结,最后进行口头评价或测验检查效果。最后把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本人研究的目的与方法作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分别阐述了学案教学的意义。第三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设计学案的基本原则、学案的组成部分、学案教学的实施过程。1、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第一注重以人为本。第二强调先学后教。学生根据教师在每节课之前布置的任务和预习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自己解决或在课堂上提出与同学和老师讨论解决。第三要重视能力发展,一切以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力为基础,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第四追求过程高效。学案在设计上要精炼,最好能当堂完成,强调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知识的有效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学案主要有五部分组成:包括本节课学习目标、课前检测、学习过程、学后小结、达标练习及作业。3、学案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是:课前预习,依案自学;课上讨论,教师点拨;巩固练习,扫清障碍;当堂检测,及时评价。第四部分是学案的实证研究,主要对新授课、计算课、复习课三种课型选取了合适的案例对学案的编写作了介绍并对运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作了简要说明,最后对一个学期采用学案教学的效果分别从课堂组织形式,师生关系;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角色的改变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结论证明:学案教学是一种可行而且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要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