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简要梳理了西方大学与中国大学的起源与发展,揭示出中西方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虽有着很不相同的情境和路径,但大学精神的内涵却都包括研究学术的探索精神、“止于至善”的道德精神和引导社会的批判精神;接着回顾了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沿革,以期说明中国大学精神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大学生存的重要支撑、成为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必要的梳理和回顾,使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建设的历史传承得以明确。针对已有研究成果中关于中国大学精神主要内容认识的不一致,本文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从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需要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探寻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认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至少应包括科学与人文并举、爱国与爱校相通、传统与现代结合、求实与求新互应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具有导向规范功能、精神激励功能、群体凝聚功能与社会辐射功能。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和功能的鲜明时代特征与特殊意义,成为我们今天呼唤大学精神、建设大学精神的重要旨归。目前中国大学精神建设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心和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大学精神发展趋向日益明确、大学精神载体得以兴建、大学精神制度保障逐步建立、大学精神理论研究日趋成熟。但也应该看到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建设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大学精神价值取向的偏失、大学精神建设中存在的“流于形式”和大学精神建设的投入不足。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总体来看,在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大众传媒中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是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建设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强大精神力量,积极探究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建设的思路与策略。首先,要明确加强大学精神建设的意义。其次,要处理好大学精神建设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适应与超越的关系、校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后,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即弘扬“三大主义”,正确把握大学精神建设的方向;加强对价值观的引导,促成价值体系的形成;营造科学民主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结合时代特征,不断赋予其新的色彩,努力建设当代中国大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