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i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本支撑,反之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以及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的相继提出,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陕西省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发展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旅游业快速发展受到交通条件和运输服务水平的制约,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方面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协同理论对交通运输和旅游业两个行业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协同内涵、特点、动力机制、发展机理等角度分析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效应以及内在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机制。其次,研究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现状,构建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的指标体系,计算二者发展水平。最后,通过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Lotka-Volterra模型、复合系统协同模型来分析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状况,提出两者协同的发展方向、优化建议、发展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旅游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本文研究表明:(1)交通运输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对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发展水平测度得出,陕西省交通运输子系统和旅游业子系统有序度呈上升发展状态,说明二者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协同相互促进作用不断增强。(2)陕西省旅游业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旅游业发展对交通运输发展总体产生正面影响,即旅游业发展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而交通运输发展对旅游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且影响较小,说明陕西省旅游业是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旅游业极大促进了陕西省交通运输的发展,但是交通运输仍不能有效推动陕西省旅游业的发展。(3)两个子系统协同演化的状态是捕食-诱饵关系,在协同演化过程中,两者关系还未达到互惠关系,说明陕西省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二者协同度不断提升,协同水平不断提高,向着高水平协同不断演进,其中大多数指标的变动对于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复合协同系统协同度的影响相近,因此协同发展要注重自身子系统的整体提升和发展。
其他文献
黄土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广泛,其水敏性特点为以黄土为建筑材料的边坡工程带来诸多隐患。延安市近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岩土工程项目,极大的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形成了许多不可预测的工程问题。因此,在黄土中掺入各种稳定剂来消除黄土的某些不良工程性质使其满足工程需求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选取传统改良黄土材料中的生石灰、新型碳纤维材料中的聚丙烯纤维、纳米级颗粒中的纳米二氧化硅、从豆科植物的胚
库尔勒香梨是库尔勒市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分析香梨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明香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旨在为促进香梨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依据.通过对广泛收集到的产业发展资料结合产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影响香梨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水资源短缺、品种单一、果品质量不高、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成本增加等.提出了加快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发展、加强科技能力建设、建立组织化经营模式等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近年随着我国对各种基础建设工程的大力投入,水泥混凝土的产量和用量越来越大,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研究发现混凝土拌和后的整体均匀性直接影响着自身强度。且宏观均匀的水泥浆在显微镜下发现存在一部分水泥颗粒团聚在一起,没有分散开,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工程耐久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探究提高水泥浆宏观均匀性和微观均匀性的方法,对增强混凝土强度,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研究一种中高速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