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既是过去下基层工作的延续,又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创新。此项工作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的迫切要求,是应对复杂形势的特殊需要,是开展好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新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本文基于公共政策执行模型视角,即以T·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为理论框架,以干部住村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研访谈,对新疆伊犁州直干部住村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伊犁州直干部住村活动执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目前活动执行效果来看,干部住村已具有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群众基础发生改变、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群众生产方式发生一定转变、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方式逐步多样化、村级治理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群众思想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影响干部住村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充分的时间和资源、有效整合必要的资源、清晰明了的因果关系、低限度的依赖关系、对活动目标的认识与理解、清晰的任务表述和正确的行动顺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以及权力和服从。笔者针对一系列的问题,深入探究影响干部住村这一活动的执行因素,并从住村活动本身、活动执行主体、活动目标群体以及活动执行环境四个维度对机关干部下基层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首先,从活动本身来看干部住村活动存在局限性、考核机制不完善以及对活动认知模糊不清的问题;其次,从活动执行主体角度来看,干部对活动认知以及重视程度不够,且工作组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在面临复杂工作时,干部的能力也无法满足需求;再次,目标群体对此次住村活动的认识有偏差,对活动执行效果也并不满意,这些主要是因为群众反映问题难解决、部分工作组作风不良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最后,活动执行环境的敏感性与复杂性以及当地的经济环境也对执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基于上述四方面的内容,笔者也相应的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干部住村活动的执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首先,要完善干部住村活动的活动文本,建立合理的干部住村绩效考核方案以及住村干部的长效机制。其次,要求参与者熟知和推广活动内容,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提高干部的素质能力。再次,要转变群众的思想认识,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最后,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创建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