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Cu~(2+)复合污染条件下黑土农田生态系统微生物过程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农药使用及研究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多品种农药同时或交替使用造成复合污染具有普遍性;对复合污染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农药复合污染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及其适应复合污染条件的分子生态学机制研究尚缺乏认识。 采用传统毒性评价手段(微生物生物量、土壤生理指标)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16S rDNA指纹图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乙草胺和金属铜单一与复合污染对黑土的微生态胁迫,包括对黑土土壤微生物数量、植物生长有益菌、土壤脱氢酶活性和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同时,在建立土壤基因组提取及16S rDNA扩增方法的基础上,就黑土对乙草胺和铜单一与复合污染的分子生态响应进行了研究;对黑土中乙草胺抗性菌进行了筛选并对其降解能力进行研究,还对筛选到的降解乙草胺的一株菌株进行了16S rDNA序列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乙草胺-Cu2+复合污染可明显促进土壤呼吸强度增强,促进率为14.10%;两者的抑菌作用和抑制土壤脱氢酶活性较其单因子均为最强,抑制率分别为93.15%(细菌)、89.68%(放线菌)、24.46%(真菌)、94.97%(自生固氮菌)、89.80%(硅酸盐细菌)、85.75%(矿化磷细菌)、35.03%(土壤脱氢酶活性),表现为明显的加成效应。 2.采用优化成分的DNA裂解液提取DNA,并使用nest-PCR和变温退火手段扩增16S rDNA。 3.在环境污染的分子生态响应方面,长期施用农药土壤与未施农药清洁土壤存在明显不同,而与乙草胺-Cu2+高剂量复合污染土壤在细菌群落结构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似系数达88%。在长期施用农药土壤中出现3条特异性带,并在乙草胺-Cu2+高剂量复合污染时再次出现且亮度增强,而在单一污染及低剂量复合污染时均不出现。 4.从方法学角度分析,高剂量污染物对土壤微生物短期、急性暴露的模拟培养在分子水平上能够反映污染物对环境微生态区系的长期影响和作用,可以为污染物农田生态系统安全评价提供方法参考。 5.两种技术的结合能够更准确、更客观地判断外源污染物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也将是未来环境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趋势。 6.从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可降解乙草胺的菌株524,其降解率可达62%。对其165 rDNA进行序列测定,发现它与产酸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pneumoniae)的多株菌序列同源性为99%,初步鉴定为产酸克雷伯菌属。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植入术矫治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预测性。方法采用瑞士STAAR公司生产的后
介绍脉冲式积分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在矿井钢丝绳芯强力带式输送机速度保护装置中 的应用,可对输送机过载进行保护。
利用密井网条件下丰富的测井资料,通过储层建筑结构层次分析,对主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决口扇、天然堤、河漫滩成因砂体进行了综合识别,其中河道成因的砂体是河流相储
本论文针对国内外普遍关注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问题,以内蒙古乌梁素海这一典型草型湖泊为研究对象,建立总氮控制模型,研究水草收割工程对乌梁素海氮元素的转移过程。总氮控制模型
<正>政府办公室是政府的办事机构,是沟通上下、协调内外的综合部门,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政府办公室主任作为这一运转中枢的
<正>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入世纪之交的历史时期,各级党委肩负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重任。作为各级党委参谋助手的党委办公室主任要努力围绕
随着人类社会数据种类和规模的高速增长,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其特性与政府治理理论在"多中心、回应性、协同化"等诸多方面相类似,并将革命性地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分析了
<正> TDA2822M是一种常用的双路小功率放大电路,引脚见图1。其实,功率放大只是它的常规用法,如果把它的外围电路作适当的改变,也可以用它组成几种最基本的门电路,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