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和国内企业并购绩效比较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y2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重组是证券市场中最能体现其市场效率和最具有创新活力的一环。它不断给市场输入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不断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一般来说,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加速促进生产集中,适度扩大企业规模,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现实中许多案例表明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并购企业都能够顺利达到这个目标,这与一再证明并购是经济飞跃发展的必然过程这一规律相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协调的情况呢?学术界对此尚无统一的认识。判断并购成功与否,不仅在于研究方法和选取样本的差别,而且在于并购本身的复杂性。企业并购动机的多种多样,各国政府对待并购态度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的竞争法则的演进,这些都使企业并购行为及其影响日趋复杂,进而大大增加了评价并购成败的难度。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间并购活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有着全局性的、深刻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从并购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绩效问题展开新的探索。 本文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为主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研究了外资并购和国内企业并购的绩效。在理论方面,本文在对并购的内涵加以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内企业并购和外资并购的特点,然后在透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发展的基本历程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了企业并购绩效的理论与评价方法。 在实证方面,本文运用市场反应法和财务绩效法对我国上市公司2000年发生的并购事件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运用超额收益法实证分析了外资并购和国内企业并购在二级市场上的反应,研究中通过计算不同累计期间的超额收益率发现,国内上市公司并购中流通股股东的超额收益总体上要小于外资并购上市公司中流通股股东的超额收益,且国内上市公司并购后甚至出现负收益。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配对T检验法对外资并购和国内企业并购的财务绩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两类并购类型中,从整合效果来看,外资并购绩效提升最为显著;国内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在并购两年后虽有上升趋势,但仍需要时间的进一步检验,短期内(5年)其业绩还是出现了整体的先恶化后提升的趋势。这表明外资并购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其并购行为更具有市场行为特征。同时对影响实证结果可靠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最后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规范措施。
其他文献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淹水灌溉(CK)、干湿交替灌溉、旱作]下氮肥运筹与秸秆覆盖优化管理模式(麦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油菜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以
中国的开放进程自1978年以来步伐逐渐加快,从沿海城市蔓延到内陆的开放式格局有目共睹,经济发展水平也在近40年的改革时间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北京奥
本文试着从消费者、商户、发行者的需求角度来寻求电子货币应用停滞的原因,以交易成本为工具分析影响欧美电子货币需求的因素,并分别对“卡型”电子货币和“数型”电子货币进行
城市轨道交通的准公共物品性决定了其无法直接依靠纯粹的市场竞争机制获得私人资本的投入。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最直接的原因。在全世界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