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应力深部巷道分区破裂现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深部洞室岩体工程越来越多,埋藏深度越来越大,大量工程现场监测发现深部巷道围岩中出现了破裂区和完整区间隔排列的分区破裂化现象。为了从模型试验上模拟这种现象,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依托,以淮南矿区丁集煤矿为背景工程进行了深部巷道分区破裂相似材料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结合对现场监测结果和模型试验的对比分析,初步揭示了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的形成特征和破坏机制,研究结果对深部巷道分区破裂的控制设计和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相关研究成果如下:(1)以淮南矿区丁集煤矿深部巷道为工程背景,根据原岩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大量的相似材料力学参数测试试验,得到了满足相似要求的模型相似材料和材料配比。(2)参与设计研制了高地应力真三维加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能自动进行试验模型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独立、同步真三维加载,有效保证了模型巷道在轴向加载状态下进行开挖,解决了地下洞室试验模型轴向加载开挖的难题。(3)采用铁晶砂胶结新型岩土相似材料和自行研制的高地应力真三维加载模型试验系统,通过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在国内首次再现出了深部巷道围岩的分区破裂化现象。(4)通过多种测试仪器和测试技术获得深部巷道围岩内部的应变和位移呈现波峰和波谷间隔分布的波浪形变化规律,模型试验得到的洞周围岩分区破裂层数和破裂区分布范围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能够有效模拟深部巷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变形特征和破坏规律。(5)根据模型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分析了轴向应力、洞径、洞型、采动及时间因素对分区破裂的影响,初步揭示了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的形成特征和破坏机制,为高地应力深部巷道围岩的非线性变形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试验基础。
其他文献
节点的抗火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外加强环节点这类柱贯通式节点层面,而较少涉及到穿筋节点这类梁贯通式节点,因此本论文通过对标准升温曲线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穿筋节点的耐
HRB500级钢筋是一种强度高、延性好的新型热轧带肋钢筋,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HRB500级钢筋已被纳入我国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硬化后具有显著的应变硬化特性,并可以有效地将裂缝宽度控制在1001μm以内。UHTCC具有超强变形能
随着社会发展、大兴土木,建筑能耗不断增加,随之产生的垃圾正在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美国、日本、韩国等先进国家一直致力于研发新型绿色节能型建筑。近年来,我国也在绿
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日益凸显,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引起的结构性能退化已成为工程界研究的热点。其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钢筋锈蚀是造成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破坏的首
历次震害调查表明,场地条件对对震害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而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是通过对地震波动产生影响表现出来的。文献[2]中列举的种种震害异常现象,其原因都与局部场地
细观上混凝土是由砂浆、骨料以及它们之间的界面过渡区(ITZ)组成,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取决于三相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砂浆、骨料、界面过渡区三者性质复杂,这更加大
利用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识别结构损伤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提出不少根据结构模态参数变化进行识别损伤的方法,这些方法受测量
学位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而我国自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研究和应用该技术。CFRP加固混凝土梁在工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