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了解慢性盆腔炎患者对慢性盆腔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其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比较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二者对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设计,以知信行理论为理论框架,以整体护理模式为依据,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与慢性盆腔炎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实验的研究目的编辑盆腔炎健康教育手册,制定了慢性盆腔炎相关知识调查表,调查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为患者的基本情况,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及内容而设计,它主要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一般状况资料,第二部分为慢性盆腔炎相关知识问卷,包括:慢性盆腔炎的危险因素;症状知识;治疗知识;保健知识四个部分。请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初步效度的评价,内容效度为0.92,进行预调查,测得信度系数Cronbach’s a为0.912,根据专家的意见对调查表的条目进行修改后,在语言上进行润色修饰,措辞上进行整体调整,成为正式的调查问卷。选择我院妇科病房住院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60例,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慢性盆腔炎相关知识调查表的调查,对照组患者进行医院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本研究将中医整体护理思想及中医辨证施护理论与个体化健康教育相结合。针对患者知识缺乏的部分及患者不同的证型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和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出院前,采用相同的慢性盆腔炎相关知识调查表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对患者进行再次调查,进一步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问卷采用匿名填写方式均由研究者本人当场发放并回收,如有漏项及时补填并按入院及回收先后顺序编号以便统计和查实之用。回收问卷后用SPSS17.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两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得出研究结果。研究结果:1.健康教育干预前患者知识得分,试验组秩和为4220.00,对照组为4592.20,干预后,试验组秩和为3902.50,对照组为2081.60,干预前,P值为0.118(P>0.05)两组患者的知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P值为0.032(P<0.05)两组患者的知识得分有显著性差异。2.影响患者慢性盆腔炎相关知识水平的因素有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病程,未发现慢性盆腔炎相关知识水平与患者的居住地,职业,婚姻状况,医药费支付方式,生育次数,流产次数有关。3.患者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后,个体化健康教育组成绩优秀的人数由0个,增加到32个,优秀率为53.2%明显优于常规组的16.6%。4.出院时,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各条目得分,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均优于常规教育组,且所有条目的P值均<0.05。研究结论:1.慢性盆腔炎患者对症状知识和保健知识部分掌握较好,而危险因素和治疗知识部分缺乏。2.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病程影响其慢性盆腔炎相关知识水平,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病程越长的患者知识掌握越好。3.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慢性盆腔炎知识水平,健康教育后成绩优秀率明显多于常规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面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