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治理初探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j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食品安全问题可称严峻。为整治我国食品安全,国家于2002年下半年开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至今共有28大类525个品种食品纳入管理目录,基本涵盖了所有食品类别(农产品除外)。但是,据统计,占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总数70%以上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基本上达不到必备生产条件的要求,若在一个规定的申办期及整改期内未能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将被予以取缔关闭。本文正是基于在“制度要求与现实状况存在较大冲突”的环境下,探索如何对农村家庭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实现有效的治理。 本文对农村家庭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其现状进行了描述。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分析了现行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本文对农村家庭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存在合理性与否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在现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存在着深厚的小农意识和药食同源文化传统,以及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全面冲击的环境下,农村家庭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有其继续存在的合理性。 本文在上述界定、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家庭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治理对策进行了探索,初步结果有如下几点: 1.确定政策导向:积极引导帮扶,力戒打击取缔。 2.确立治理目标:保障健康、促进就业和产业发展。 3.理顺现行政府监管体制:变“分段监管”为“分类监管”。 4.提出了政府帮扶的若干具体措施。 5.提出了政府监管的若干具体措施。 6.提出了促进生产经营者自律的若干途径。 7.提出了加强消费者保护的重要性和若干措施。 本文提出了一些新概念、新观点,如食品新分类,依据食品新分类确定政府监管部门“分类监管”职责以理顺监管体制,应主动给农村家庭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颁发营业执照以确认其市场主体地位,对农药、化肥、饲料、兽药和食品添加剂监管体制进行调整以确保实行最严格的监管,等等。 但是,本文所提出的治理对策仅是初探,盼望学者、专家、政府官员、涉及相关方及社会各界予以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对高领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2月到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根据一般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向前发展,对国家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海关的公共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关原有的政府管理模式己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本项研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