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认知对保护地社区居民发展意向的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x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地所在区域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重点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对保护地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加大了对保护地的资金投入,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为保护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了保护地社区居民的发展意向,同时也加剧了保护地所在区域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因此,本研究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研究保护地社区居民的发展意向,通过问卷设计的形式,对陕西省周至保护地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发展水平感知、发展环境因素感知、乡村振兴认知和发展意向认知等内容。分析发现:调研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发展环境因素整体偏向于一般水平;发展水平指标随着范围从周至县、西安市、全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感知逐步扩大;保护地居民对国家级乡村振兴政策了解情况更好一些。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究乡村振兴认知对保护地居民发展意向的影响,分析发现:发展水平感知、发展环境因素感知、乡村振兴认知三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显著且为正值;发展水平感知、发展环境因素感知、乡村振兴认知对发展意向感知作用路径系数均显著且均为正值;发展水平感知和发展环境因素感知在乡村振兴认知对发展意向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通过分析结论能够更好的引导和满足陕西省周至保护地居民的发展意向实现,同时为其他保护地社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剩女"这一名词的提出不仅代表着一种符号文化,还形成了一种现象。本文主要通过符号互动理论,从社会,家庭,甚至个体本身浅析了剩女形成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电话访谈在结肠镜检查前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接受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口头及书面指导,观察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