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异氰尿酸钠对真菌杀灭规律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qing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悬液定量杀真菌试验比较了三株真菌对二氯异氰尿酸钠(NaDCC)溶液中有效氯的抗力,结果发现:所测三株真菌中,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 AS3.4463)孢子抗力最强,白色念珠菌(Candidas albicans ATCC 10231)繁殖体次之,而临床分离的须发毛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 AS 4.0 0231) 孢子抗力最弱.第二部分,以泡盛曲霉孢子为杀灭对象,通过悬液定量杀真菌试验对NaDCC杀真菌效果的若干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有机物和载体)的作用规律进行了观察,并对可能影响泡盛曲霉孢子抗力稳定性的保存液和保存时间、孢子的不同传代次数等因素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NaDCC杀真菌作用也相应增强,但温度升高对NaDCC杀真菌效果的增强作用有一定限度;有机物浓度越高对孢子的保护力度也越强;中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的小牛血清影响试验程序与欧洲杀真菌试验标准方法二期试验程序相比,相同条件下所得NaDCC的有效杀真菌浓度前者要低得多;泡盛曲霉孢子在载体表面较在悬液中更加难于杀灭,不同载体对NaDCC杀真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泡盛曲霉抱子的保存液和保存时间以及不同传代次数对其抗力的稳定性有一定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风疹病毒(rubellavirus,RV)JR23株包膜糖蛋白E1的克隆载体,测定E1基因序列,研究风疹病毒JR23遗传和变异的分子水平特点;通过E1基因对JR23株进行系统发生树分析,阐述风
目的: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国际上迅速兴起的一种临床医学模式.是指医务人员应该审慎和明智地运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信息对病人做出医疗决策.在
目的研究铬的营养状况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Wistar大鼠的leptin、胰岛素、生长激素及肿瘤坏死因子分泌的影响和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代谢的影响.结论①铬
目的: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分泌抗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为下一步大量制备抗OA的McAb和建立测定OA的酶联
研究目的:1、评估结核病(TB)患者抗痨期间的QOL;2、评估TB患者抗痨期间的营养状况;3、评估患者在抗痨治疗前后对结核病的认识情况;4、回顾性分析1998年TB登记情况.研究方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是由大量与自然神经系统细胞相类似的人工神经元联结而成的网络.ANN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