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治疗药物选择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氟西汀、度洛西汀和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上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入组的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总共入组患者121例,最终完成本研究的共103例,其中A组33例,B组34例,C组患者有36例。所有患者均继续与常规抗帕金森药物作为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服用普拉克索,剂量由0.75mg/d逐渐递增至1.5 mg/d,B组患者服用氟西汀20mg/d,C组患者服用度洛西汀起始剂量30mg/d,后增至60mg/d,三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以治疗12周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终点。治疗4周、及12周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价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12周内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结果:①治疗4周及12周时,A组患者UPDRSⅢ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B组和C组在治疗12周后UPDRSⅢ评分较治疗前略有下降(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UPDRSⅢ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12周时,A组患者UPDRSⅢ评分较B组和C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治疗4周、12周时,B组和C组患者的UPDRSⅢ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三组HAMD评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及12周时三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12周时三组患者HAMD评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时C组患者HAMD评分较B组患者降低(P<0.05),较A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而B组患者HAMD评分较A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③治疗前、治疗4周时三组患者CGI-S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12周时三组患者CGI-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12周时B组和C组患者CGI-SI评分较A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或P<0.01)。④三组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口干、便秘及睡眠异常(包括失眠和嗜睡;在单项的不良反应中,便秘在三组患者中发生率均较高。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⑴普拉克索、氟西汀、度洛西汀和对帕金森伴发抗抑郁均具有治疗作用,但是氟西汀与度洛西汀抗抑郁的效果优于普拉克索,而度洛西汀比氟西汀的抗抑郁效果更好。⑵普拉克索在改善帕金森伴发抗抑患者运动功能效果最佳,而氟西汀与度洛西汀在改善帕金森伴发抗抑患者运动功能效果相似。⑶普拉克索、氟西汀和度洛西汀治疗帕金森伴发抑郁整体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即糖和胰岛素代谢紊乱、腹部肥胖、异常血脂和高血压症候群,可导致血管结构及弹性功能的改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联。MS患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