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量重叠框架下的认知网络模型:通过计算机模型的模拟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yyive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维量重叠理论(Kornblum et al.,1990),刺激-反应协同性效应(Proctor and Reeve,1990)在实验任务中可分为刺激-刺激的集合或刺激-反应的集合。根据这样的分类,我们可以研究在认知控制网络中的模块化组织,检验大脑中是否存在有一个冲突监测(CM)模块以及一个执行控制(EC)模块对刺激-刺激以及刺激-反应的冲突进行调控(1CM1EC模型);或者,可能存在有两个互相独立的冲突监测模块,分别检测刺激-刺激与刺激-反应的冲突,而两种冲突共用一个执行控制模块(2CM1EC模型)。先前的行为实验以及脑成像研究(Liu et al.,2010)已经为2CM1EC模型提供了证据。在本研究中,我们根据以上两种假设分别建立了两个具有生物现实性的模型,对西蒙-色彩-Stroop实验的人类被试行为数据结果进行了模拟,验证对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控制网络模块存在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目的   社会问题的识别及解决直接影响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回归,而社会问题的识别及解决能力直接受到共情能力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社会问题的识别及解决能力与共情能力
在解决一个科学发明问题的过程中,当找不到解决方法时,有时候会偶然碰到一个表面上看似无关的事物并从中得到了这个问题解决的新思路(new idea),这个时刻即灵感闪现。例如,阿
情绪和认知的关系向来是国内外情绪领域研究的重点。纵观现有研究,关于情绪对整体与局部加工的影响,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整体优势效应”理论认为知觉系统总是先处理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