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内部治理问题已经成为改革的重心。大学是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的治理需要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参与。学生是高等教育的直接体验者,是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因而是大学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高校的事务管理与决策过程中往往缺少学生的声音,造成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缺失,学生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愿望日益强烈,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作为教育消费者的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诉求也不断增长。因此,迎合学生需求,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研究大学生参与高校内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探究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影响因素和参与管理的实践对学校和学生个人的积极作用,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提出了研究假设,构建了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模型;其次设计问卷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运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最后运用SmartPLS软件运行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参与范围和参与环境能够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产生正向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够对学生感知的学校管理满意度和学校认同感产生正向影响;学校管理的满意度能够对学校认同感产生正向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够对学生个人成长产生正向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一方面会对学校产生积极作用,能够提升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满意度,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学校各项政策的推行,实现治理效果;另一方面会对学生个人产生积极作用,学生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因此,促进大学生对高校管理的参与,对高校管理者来说,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要扩大参与范围,最后通过制度建设、拓宽参与渠道等方式改善参与环境,保障学生参与权的实现,促进大学生对高校管理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个人来说,需要增强参与意识,培养参与热情,提高自身参与能力,主动参与到高校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