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撤销了原铁道部,改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实行铁路政企分开,为建立铁路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了铁路单位的企业属性、进一步理顺铁路投融资体制机制提供了条件。随着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会计业务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这些新形势、新变化以及面临的新风险,要求铁路企业会计信息与时俱进,及时并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进一步满足债权人、投资者、政府、铁路企业管理层及社会大众等的信息需求。由此,铁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以及债权人的借款决策,其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行效益。由于铁路企业经营管理特点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铁路企业机构庞大、生产业务比较复杂、会计标准滞后、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铁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因此,亟需结合铁路企业实际研究如何改进和提高铁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以更好实现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目标。本文基于会计学和经济学中有关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经济后果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明确以往文献中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根据铁路运输产业经营管理特征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梳理出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管控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构建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框架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的结果,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各企业使用会计准则不统一、货运收入清算未实现市场化、跨部门业务信息传递不及时、铁路专用性资产估值较困难、铁路维修作业成本核算复杂、企业内部管理契约尚待完善、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环节薄弱,进而提出了优化会计信息质量管控和监督机制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