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针刺对哮喘模型大鼠CD4+T淋巴细胞中CD4+IL-17+Th17和CD4+CD25+Foxp3+Treg 比例的研究,从免疫调节作用探讨“三穴五针法”针刺对哮喘大鼠外周血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后,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各10只,分别予以相应干预,麻醉后取材。取大鼠肺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取大鼠肺泡灌洗液,检测白细胞计数;取大鼠外周血提取单核细胞,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中 CD4+IL-17+Th17和CD4+CD25+Foxp3+Treg 比例;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Foxp3与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行为学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无明显异常变化,而哮喘模型组大鼠激发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打喷嚏、呼吸急促、烦躁、搔抓、口鼻紫绀等症状,而经过针刺干预后,针刺组大鼠的呼吸急促、口鼻紫绀、烦躁等症状有所改善。2白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5),针刺组白细胞计数呈升高趋势(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白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P<0.05)。3肺组织HE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可见炎性团块中以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为主,支气管粘膜处可见到上皮细胞变形、脱落等改变,而针刺组的炎性细胞的数量有明显减少,且支气管粘膜上皮的水肿明显减轻。4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 比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CD4+IL-17+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CD4+IL-17+Th17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P<0.05),而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呈升高趋势(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Th17/Treg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中Th17/Treg呈下降趋势(P<0.05)。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哮喘模型组大鼠的Foxp3蛋白表达较空白组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经过针刺干预后,针刺组Foxp3蛋白显著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哮喘模型组大鼠的STAT3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针刺干预后,针刺组STAT3蛋白显著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哮喘模型大鼠的白细胞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参与气道炎症反应,针刺可以明显减少炎性细胞数量控制气道炎症反应。2哮喘模型大鼠单核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提高,且Treg细胞比例下降,Th17/Treg升高提示哮喘大鼠处于免疫失衡状态,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测也能支持这一结果。经过针灸治疗后,Th17/Treg呈下降趋势,说明治疗后哮喘大鼠免疫失衡得到改善。3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显著提高,而FOXP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经过针刺治疗后,针刺组中STAT3蛋白表达受到抑制,且FOXP3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说明针刺治疗显著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促进FOXP3蛋白表达,从而对Th17/Treg免疫失衡状态起到调节作用。图4幅;表3个;参18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