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是动脉脂质沉淀、内膜纤维增生钙化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的过程,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在众多的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对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内皮功能障碍或受损后的再内皮化起抵抗作用,影响内皮正常的舒张功能,还可以使血管内膜增生增厚的速度加快,平滑肌细胞增生也同步被加快,进而造成内皮功能紊乱。艾灸疗法历经数千年之久,它是将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通过灼烧、熏熨等直接或间接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借助灸材燃烧产生的温和热力以及烟气的药物作用,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温通气血,活络除痹,升阳固脱,扶正散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康复和保健目的的一种传统外治方法。本课题组前期临床试验证明,艾灸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Hcy含量,且经过一系列围绕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实验,得出艾灸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血小板凝血系统、机体的炎症反应、保护和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等多种途径治疗心血管疾病。综合本课题组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本研究将以艾灸及艾烟作为干预手段,以高蛋氨酸饮食喂养C57BL/6J小鼠作为造模手段和观察对象,进一步探讨艾灸及艾烟治疗HHcy的可能机制以及对早期AS的预防作用。目的:观察艾灸及艾烟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并从增强抗氧化能力、保护血管内皮的角度,探讨艾灸及艾烟的早期干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53只8周龄SPF级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分为四组:空白组,模型组,艾烟组,艾灸组;空白组为8只,正常饮食,其余每组15只,用高蛋氨酸饲料喂养。干预方法:艾灸组:将小鼠抓取,放入固定器内,固定小鼠头、尾、四肢部位。将小鼠放入固定器后架起,固定器底部设有小孔,暴露胸部膻中穴,点燃艾条放置于小鼠胸部下方,使热力通过固定器底部小孔传至小鼠胸部膻中穴。在艾灸过程中,不断调整艾条高度,使艾灸的温度基本保持恒定。艾烟组:高蛋氨酸饲料喂养,将小鼠抓取、固定,方法同艾灸组,然后将固定器放置在自制玻璃缸中,点燃艾条,使用粉尘仪检测玻璃缸艾烟浓度,使艾烟浓度保持在10-15mg/m3。模型组:高蛋氨酸饲料喂养,抓取、固定小鼠,方法同艾灸组,不做其余干预;空白组:正常饮食喂养,不做其余干预。所有干预均20min/次,1次/日,6次/周。干预12周后处死小鼠取材。Elisa法测定血清Hcy、SAH、主动脉匀浆SOD、eNOS、ox-LDL、HO-1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肝脏病理。结果:1.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指标:血清Hcy及SAH含量:模型组、艾灸组、艾烟组均显著高于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Hcy、SAH含量均有显著降低,艾烟组未见显著差异,但有降低趋势。2.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主动脉SOD、eNOS、ox-LDL、HO-1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主动脉SOD、HO-1均显著提高,ox-LDL显著降低,eNOS无显著差异;艾烟组HO-1较模型组显著提高,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3.主动脉及肝脏病理观察: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胸主动脉可见严重紊乱的血管内皮,有大量泡沫细胞堆积,纤维排列缺乏连续性;艾灸组及艾烟组可见内皮紊乱,泡沫细胞细胞外脂质堆积,纤维连续性较差。肝脏病理可见细胞肿胀,排列紊乱,模型组有明显脂滴,艾灸组及艾烟组有散在脂滴,细胞排列较规则。结论:1.通过艾灸干预,可一定程度降低血清Hcy及其中间代谢产物SAH含量,提高SOD、HO-1,降低ox-LDL含量,表现出了其增强机体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能力,从而起到早期干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2.艾烟作为艾灸起效因素的一部分,也可一定程度上降低Hcy含量,降低HO-1,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与模型组相比,SAH、ox-LDL、SOD虽表达了一定的改善趋势,但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整体防治效果不如艾灸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