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蒙古族和汉族伴有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的差异,为防治不同种族间的脑梗死寻找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伴有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4例(蒙古族48例,汉族156例)。首次发病,时间在1周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年龄在45-75周岁。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民族,吸烟饮酒史、高血压病史一般资料。入院后第二天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记录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值。24小时内完成NIHSS评分检查。颈部血管彩超、TCD检查记录血管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闭塞。根据种族及同型半胱氨酸值分为四个组,蒙古族H型高血压脑梗死组;汉族H型高血压脑梗死组;蒙古族非H型(单纯)高血压脑梗死组;汉族非H型(单纯)高血压脑梗死组。对两个大组及四个亚组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各分类指标采用χ2检验,各计量指标采用成组t检验,分层分析分类指标采用CMH-χ2检验。不同种族患者进行分层 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人204例,蒙古族48例与汉族156例;H型高血压148例与非H型高血压56例。四个亚组:蒙古族H型高血压脑梗死组35例,汉族H型高血压脑梗死组113例,蒙古族非H型高血压脑梗死组13例,汉族非H型高血压脑梗死组43例。 1.汉族脑梗死患者中男性人数为98(62.82%)人,女性58(37.18%)人;蒙古族脑梗死患者男性人数为29(60.42%)人,女性19(39.58%)人;P>0.05,蒙汉族脑梗死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同时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在吸烟、饮酒、卒中严重程度NIHSS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 2.汉族患者的Hcy(25.55±21.52)高于蒙古族患者的Hcy(19.23±7.05);H型高血压脑梗死组Hcy高于非H型高血压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分层logist回归显示,蒙古族患者的Hcy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性增加7.86倍(OR值7.86);汉族患者的Hcy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增加8.75倍(OR值8.75)。 4.蒙古族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头颈部血管狭窄比汉族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程度严重,p值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蒙古族与汉族高血压脑梗死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方面可能没有明显的差异。蒙古族组与汉族组脑卒中评分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 2.蒙古族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汉族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增加与发生H型高血压脑梗死的风险性呈一定倍数关系。 3.蒙古族高血压脑梗死组比汉族高血压脑梗死组头颈部血管狭窄程度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