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iubo200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同时也是大气CO2的重要来源。水土流失可以通过剥蚀搬运影响农田SOC的迁移,也可以通过改变不同侵蚀部位土壤温度和水分等因素来影响SOC的矿化分解。合理认识土壤侵蚀对农田SOC动态平衡及CO2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未知。本论文以东北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测定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研究水土流失对坡耕地SOC再分布的影响,探讨不同侵蚀部位SOC的矿化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关系;分析研究SOC随降雨径流流失特征及数量;利用野外实测的降雨径流数据,评价WEPP模型在东北黑土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研究区未来的土壤侵蚀及SOC流失情况。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土壤侵蚀影响坡耕地土壤中各种形态SOC在坡面上的再分布。表层0-30 cm土壤中,坡肩受到的侵蚀最强烈,SOC流失严重,含量最低。0-100 cm深度土壤中,坡顶、坡肩和坡背处SOC含量随土壤深度逐渐降低,而坡脚和坡趾SOC含量随深度先降低后增加,然后再降低,这是多年沉积作用影响的结果,由于沉积埋藏,土壤侵蚀在低洼部位形成一个“碳汇”。坡耕地不同侵蚀部位土壤温度、含水量和SOC矿化速率存在差异。土壤含水量较高时,侵蚀区的SOC矿化速率比沉积区高,土壤水分是影响SOC矿化的最主要因素;而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后,侵蚀区SOC矿化速率与沉积区SOC矿化速率趋于一致,土壤温度成为影响SOC矿化的最主要因素。室内培养条件下,沉积区大团聚体SOC矿化速率比侵蚀区高。说明室内培养中的浸湿过程可以加速团聚体的矿化,同时可以印证野外沉积部位的环境不利于大团聚体C的矿化。我们测定的六次径流泥沙中SOC的富集系数介于1.45到2.16之间,表明SOC在泥沙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富集。径流泥沙中团聚体的粒级小于侵蚀区土壤中团聚体的粒级,土壤侵蚀优先搬运小颗粒的土壤物质。侵蚀过程改变了泥沙中团聚体的粒级组成及其SOC含量。基于野外测定到的侵蚀数据,研究小流域侵蚀程度属于微度侵蚀。WEPP模型在研究区模拟径流量、泥沙净流失量的有效性系数()分别为0.83和0.62,这表明模拟效果较好,模型对降雨径流量的模拟效果要好于对泥沙流失量的模拟效果。模型预测的研究小流域未来50年的泥沙净流失量为27.83 t yr-1,SOC净流失量为0.39 t yr-1。预测结果可以为合理评价因土壤侵蚀流失的SOC的数量及正确制定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整个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而小学低年级就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要求会写。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为中国民主政治中政党监督的主要形式,是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社会主义多层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
"五四"青年节,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在贵州理工学院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希望全省广大青年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勇当跨越
期刊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
本文针对当前电力监控系统中新能源电厂信息接入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设计一种基于运营商无线网络的新能源电厂安全接入平台。在电力监控系统与新能源电厂间实现透明的数据
中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实践性。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能够在毕业后更灵活地将英语应用在3-作中。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对中职学生的需求,重新展开对中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