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探索,社区制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软法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软法具有形式多样性、制定主体多元性、实施方式自觉性、行为方式灵活性的基本特征,因而在公共治理中可以发挥积极的治理功能。软法在社区治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可以对社区内多元的治理主体进行调和,可以促进国家在社区治理中探索出一条刚柔并济的多元化路径,可以对现代化社区中的各种利益进行协调、引导,使社区居民自觉的参与到基层社区的建设中来。然而,现今我国社区软法运行中仍存在着制度保障缺乏、人员支持不足以及矛盾解决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本文将通过剖析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社区软法运行效果的建议。为保障社区软法的顺利运行,首先需要有健全的制度,合理的安排软法的制定程序,健全软法运行的组织和实施保障机制,同时,硬法应成为软法运行的依据。其次,在社区软法的主体参与机制上也要进行改革,合理安排社区居委会人员的组成结构并追求社区软法治理中主体地位的平等。最后,要畅通软法矛盾的解决渠道,在司法程序中要适度的承认社区软法。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完善,希望可以使社区软法运行取得理想效果,促进基层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