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豫境沿黄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主要是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豫境沿黄湿地资源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对湿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的目的.论文以豫境沿黄湿地1987年和2002年陆地卫星多波段遥感影像为主要研究资料,地面GPS调查结合豫境沿黄湿地的区域特点,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建立湿地分类系统和解译标志,对豫境沿黄湿地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面积调查.通过采用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景观破碎化指数、分布质心和扩展度等景观空间格局指数,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近20年豫境沿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
其他文献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从研究者对城市地域界定的三种类型着手,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搞地市合并、撤乡并镇,致使许多城市行政地域范围远远大于城市功能地域,城市
  本研究以柴达木山区一子流域为例,采用1:100000地形图为基础资料,详细分析了自动提取河网的三个重要方面:特定比例尺地形图转化为栅格DEM时格网尺度的选择;进行一系列水文地貌
本文首先总结了“山水城市”理论内涵,提出“山水城市”的构建必须考虑绿化、园林、生态、环境、卫生、旅游、城市建设、城市经济等几个方面;以广州为例,探讨广州建设“山水城市
农情遥感监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作物的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其空间分布反映了农业生产资源的情况,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依据,是研究粮食区域平衡,预测农业资源综
河北省位于东亚季风区边缘,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化趋势日益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利用遥感手段监测土壤水分并结合冬小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