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多处理器系统芯片的设计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ancha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芯片设计技术和深亚微米工艺的进步使得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中实现成为可能,嵌入式系统设计进入片上系统芯片时代。同时,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对系统提出更高的处理能力需求。多处理器系统芯片以其强大的处理能力、良好的灵活性等优点成为媒体处理解决方案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作者参与了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SoC R&D小组承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媒体系统芯片MediaSOC3221A和高性能多模式处理器RISC3202的研发工作。本文作为部分研究成果,着重探讨了媒体多处理器系统芯片中的数据搬运机制设计、多模式处理器核微结构设计以及音视频同步和系统任务调度等问题。媒体处理是一种高宽带流量的数据流处理,系统不仅需要有很强的数据运算能力,同时需要高效的数据搬运机制。DMA技术能有效地解决数据搬运问题,被广泛应用并有大量研究成果,但媒体多处理器系统芯片高复杂的内部结构对DMA数据搬运机制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媒体数据的存储特点,阐述了面向媒体数据搬运的基于任务链表的二维DMA机制;针对基于片上总线的多处理系统芯片的特点,提出了集中式DMA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针对基于片上网络的媒体多处理器系统芯片的特点,提出了分散式DMA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分析了DMA控制器中的亚稳态问题,提出了异步电路的前端设计方法;最后实验表明,二维DMA机制能大大提高媒体系统芯片的性能。处理器是嵌入式媒体多处理器系统芯片的核心处理单元。目前嵌入式媒体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不同的应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处理器性能要求也不一样。本文在本课题组自主设计并通过验证的32位单发射处理器RISC3201的基础上,设计了满足多种应用特点的多模式处理器RISC3202。RISC3202可以在3种模式下运行:双发射模式、双核模式和双线程模式。在RISC3202的设计过程中,采用IP复用的设计策略,实现了多模式在微结构上的融合;分析了流水线中的结构竞争、数据竞争和控制竞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了基于有限状态机的集中式流水线控制策略;实现了双线程模式下低开销的线程硬切换;实验数据表明,相对于RISC3201,RISC3202在流水线面积增加105%的同时,性能可提高70~80%。结合异构多处理器音视频解码系统芯片MediaSOC3221A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基于反馈机制的全数字音视频同步的实现方案:利用系统的反馈信息实时地调整系统时钟频率和音频播放频率,实现系统时钟的精确恢复和音频的同步,利用调整视频帧的播放实现视频同步;为了减少多处理器媒体系统芯片总线任务调度过程中的处理器性能损失,从如何减少总线任务冲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改变任务属性和调整任务优先级相结合的总线任务调度优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总线任务调度优化策略后,MediaSOC3221A在进行MPEG实时解码时处理器的性能损失从原来的4.7%减少到0.1%。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去年北京的雨水特别足。夏雨来前已是狂风大作,昏天暗地,令人惶然。乱风吹过檐下风铃,急促无月远处隐着滚滚的雷声,风雨欲来的,兆已很明显,但骤雨依然长久未曾:下,只有灰暗的天空依旧,风声依旧等待的心慢慢疲惫下来。突然之间,烈的大雨倾盆而至,终于到了,反让暗暗舒了一口气。  开始时雨点急促击打在玻璃顶棚上,噼噼啪啪溅起大大的水泡,雨柱如碎瀑飞泄而下。尔后雨势开始舒缓下来,天空也渐渐明亮,雨丝斜飘窗棂是点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内涵。并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用到新兴行业中,能够促进民族文化自信,同时又有益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行业中焕发活力。龙纹是中华民族的
褐色酸乳是经过美拉德反应非酶褐变形成的具有浓郁焦香风味、丝滑口感及优质营养成分的酸乳新品类,已成为未来酸乳消费市场的新热点。甘肃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产区和乳制
利用光子设备实现灵活的微波和毫米波信号处理器是微波光子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最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因为这种光子信息处理方法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具有很高的时间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著名民俗学家邓云乡曾言:"社会的安定,首先在于经济政治的安定,在于人才的和平涌现,在于国家行政人才的不断接替。"可见,人才培养在任何时间总是占据首重之位。在当前"双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