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声音》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金·奈达(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接受者与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即在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实现最为接近的自然的对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可以不必拘泥于原作的语言形式。本文是一个小说文本的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功能对等理论对小说翻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译者选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节选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文学复兴时期的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集《屋中的小鸟》的第一篇《歌唱的声音》为材料进行的翻译实践及案例分析,分别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语篇对等及文体对等四个不同的层面出发,阐述功能对等理论在小说翻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译者运用直译或直译加注、意译、词性转换等翻译方法实现词汇层面的功能对等;采用顺译、逆译、增译或省译、转换等方法实现句法层面的功能对等;通过情景语境、上下文语境及文化语境实现语篇对等;结合修辞手法实现文体对等,从而达到以最自然流畅的语言传达原作信息,淋漓尽致的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精神,使译文读者的反应接近原文读者的反应的效果,最终实现了功能对等。此翻译报告共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翻译任务描述,介绍了翻译选材、选材目的和意义、材料分析及翻译报告结构。第二章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处理三个方面。第三章翻译案例分析,首先阐释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然后描述小说翻译和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小说翻译;接下来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最后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从词汇、句法、语篇及文体四个层面的功能对等进行案例分析。第四章实践总结,总结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得到的主要启示及不足与对策。
其他文献
金属表面镀层和有机涂层都应满足涂(镀)层致密、均匀一致、与基体结合牢固的要求。而涂(镀)层中出现的诸如涂(镀)层脱落、鼓泡或发花以及局部无涂覆层等,多数都是由金属涂(镀)前表面不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断为ACS患者,共278例,其中不稳
人耳的听力系统在嘈杂环境中可以自动识别各类音源,专注于感兴趣的特定声音,而语音设备在这方面存在局限性。盲源分离是解决该问题很好的方法。盲源信号的分离和定位技术是语音信号处理中的重要分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例如语音识别,电话或视频远程会议,助听器等等。该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提取出有用的或特定需要的声源,即使在强噪音环境中也能抑制其他噪声,分离出纯净的源信号并对其进行定位。在语音定位方面,近
摘要: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过研究。两大理论体系都认识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工业发展对
目的 :比较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